Page 126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26

第44卷第2期
               ·264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4年2月


                                                                  [9]
              经肽和肽激素,用于细胞间的交流;也可以作为防                            等 的多肽组学研究表明,差异多肽主要参与局部
              御分子参与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在临床上,多肽                            黏附、蛋白质消化吸收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
              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药物受到广泛关注。例如,                            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与OC易发生腹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胰肽类激                             膜转移的特征高度一致。体外实验证实,来源于
              素,它们参与葡萄糖代谢的激素调节,成为糖尿病                            S38AA 蛋白的多肽(peptide 1 derived from S38AA,
                                       [2]
              诊断和疗效检测的重要指标 ;P物质和脑啡肽等神                           P1DS) 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肿瘤迁移相关蛋白,
                                                                      [13]
              经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出信号并参与疼痛的调                             显著抑制OC细胞的迁移;而来源于斑联蛋白(zyxin,
              节 ;20 多种已知的抗菌肽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                          ZYX)的多肽ZYX36-58可能通过结合和提高凝血酶敏
                [3]
              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已有60余种多肽类药物获                           感蛋白⁃1(thrombin sensitive protein 1,TSP1)水平抑
                      [4]
                                             [5]
              批上市,150余种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                               制 OC 细胞的转移,促进 OC 细胞凋亡             [14] 。晚期 OC
                  多肽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新型分支,其目                          常转移至腹水,其内含有肿瘤细胞与周围环境相互
              的是识别样品中存在的多肽,分析它们的潜在活                             作用而释放的多种可溶性因子。有研究人员通过
              性。与蛋白质组学相同,多肽组学利用量化技术测                            筛选腹水差异多肽以探究 OC 发生、侵袭及转移的
              量不同环境下多肽相对表达水平,以识别样本中存                            具 体 机 制 ,多 肽 序 列 VLTALLNSR 和 VAARNV⁃
              在的未知肽。目前,多肽组学已逐渐成为快速发展                            LLTNGHVA 的 前 体 蛋 白 赖 氨 酸 甲 基 转 移 酶 2A
              的多学科领域,通过应用液相色谱和现代质谱等新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2A,KMT2A)和集落刺激因
              型组学平台,在微量临床样品中发现低丰度肽成为可                           子 ⁃ 1 受 体(colony ⁃ stimulating factor 1receptor,
              能。最新的质谱分析两步法将离子淌度分离与飞行                            CSF1R)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15] 。KMT2A参与转录
              时间质谱(time of flight,TOF)或Orbitrap分析仪集成            起始复合物的组装和激活,一定程度影响抑癌基因
                                                     [6]
              在一起,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 。                            的活性   [16] 。CSF1R具有活化蛋白激酶C家族成员的
                  多肽组学工作流程包括遗传信息分析、多肽表                          功能,促进癌症细胞的侵袭。活性状态的CSF1R还
              征和数据计算处理,具体细分为:样本采集、提取、                           通过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 factor receptor⁃
                                            [7]
              分离、质谱分析、鉴定和数据挖掘 。近年来,随着                           bound protein 2,GRB2)等蛋白质传递信号介导丝裂
              多肽组学“自上而下”提取技术的开创、现代质谱分                           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遗传生物信息数据库的爆                             MAPK)的活化,以多种途径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
              炸式增长,多肽组学在生物标志物识别方面愈发重                            死亡,并与包括黑色素瘤、胶质瘤和前列腺癌等几
              要。研究人员可以从患者组织或体液中鉴定出数                             种类型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17] 。以上研究
              万种在来源、功能和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多                             提示,腹水 VLTALLNSR 和 VAARNVLLTNGHVA 等
                                                   [8]
              肽,作为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例如,                           多肽序列可能作为 OC 患者晚期转移的生物标志
              有学者研究尿液多肽组学与肾脏疾病的关联 ,脑                            物。但OC的早期多肽类生物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
                                                       [9]
              脊液多肽组学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10] 。在妇     的研究和关注。
              产科学领域,同样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构建差异多肽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 4 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
              谱系,以实现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新                            第 4 大癌症死亡原因,每年约有 60 万新发病例和
              突破。                                               34 万死亡病例。宫颈癌大致分为 3 大类:鳞状细胞
                                                                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宫 颈 管 腺 癌
              2  多肽组学与妇科疾病的研究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EAC)和其他上皮肿
              2.1  妇科肿瘤                                         瘤。SCC可以使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人乳头
                  多肽组学在妇科肿瘤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卵巢                           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检
              癌(ovarian cancer,OC)和宫颈癌。OC是世界妇科肿                 测进行早期筛查,该方法显著改善了 SCC 预后                    [18] 。
              瘤死亡的第 2 大病因,由于卵巢肿瘤细胞的无症状                          EAC由于临床上筛查方法的局限性,经常导致EAC
              生长以及有效筛查指征的缺乏               [11] ,导致大多数 OC        及 其 癌 前 病 变 原 位 腺 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无法实现早期发现和治                             AIS)的漏诊。因此与 SCC 相比,腺癌预后更差、生
              疗。OC全球5年生存率偏低,在47.4%左右                [12] ,因此    存率更低、病死率更高。宫颈黏液(cervical mucus,
              OC 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极其重要。Sirolli                       CM)主要来源于宫颈内膜,少量由子宫内膜蜕膜和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