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南京医科大学自然版
P. 151

第44卷第5期             马震武,朱 浩,王晓东. 下丘脑神经干细胞调控能量平衡与肥胖的研究进展[J].
                  2024年5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5):738-742                        ·739 ·


                许多复杂的调节回路来平衡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                             1.2  下丘脑调节回路失衡的研究现状
                以达到能量稳态。根据EBM推测,近几十年来肥胖                               来自外部环境与外周器官的营养代谢信号如
                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饮食成分与饮食偏好等不                             何引发下丘脑调节回路紊乱仍众说纷纭。肥胖是
                断向高糖、高脂转变,破坏了体内的一些代谢调节                            一种全身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已被人们广泛认识                     [17-18] 。
                回路,使得原本完整的负反馈调节系统进入“失代偿                           Cai 等 [19] 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在 2019 年提
                期”,推动肥胖的发生发展。下丘脑中除成熟神经元                           出了“下丘脑微炎症”的概念,认为肥胖时下丘脑中
                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外,                          亦处于非典型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下丘脑中神经
                尚存在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                             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htNSC中炎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即下丘脑神经                症通路被激活,并产生和释放新的炎症因子进一步
                干细胞(hypothalamic neural stem cell,htNSC) 。有       促进微炎症环境,导致各类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改
                                                       [9]
                别于传统的对于下丘脑各个核团神经元细胞以及                             变,使得下丘脑调节回路受损,外周器官能量摄入
                各种胶质细胞的研究,近年来针对 htNSC 的探索可                        与消耗失衡,最终诱导相关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
                从成体神经发生和外泌体分泌等新角度阐释肥胖                             征的发生发展。“下丘脑微炎症”理论有别于单一的
                发生发展过程中摄食与能量消耗改变的机制,也为                            神经或激素调节,更具整体观,从炎症网络的角度
                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更好地将肠道、脂肪组织等外周器官与代谢中枢相
                                                                  联系,在阐明长期饮食结构改变导致代谢调节回路
                1 下丘脑是调控能量稳态的中枢
                                                                  破坏方面更具说服力。
                1.1  下丘脑整合代谢信号并调控能量平衡                                 MBH 是下丘脑调节回路失衡机制研究的重点
                    下丘脑是调节代谢最重要的中枢,含有各种特                          区域  [20-21] ,这一脑区位于脑室周围,特点是具有相对
                化的神经元组成的核团,如弓状核(arcuate nucleus,                  较大的血管周围空间、高度特化的室管膜细胞和开
                ARC)、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腹内          窗毛细血管,导致此处的血脑屏障并不完整                    [22] 。由
                侧核(ventromedial nucleus,VMN)、下丘脑外侧区               于MBH独特的位置及结构,位于此处的各类细胞得
               (later hypothalamus area,LHA)等,可感知和整合来             以直接感知来自血液循环中的代谢信号,并作出应
                自外部环境和外周器官的代谢信号,通过复杂的调                            答与改变。因此,MBH是探究下丘脑与外周器官之
                控网络调节相应的生理反应,对食物摄入及能量消                            间互相感知与调控机制的核心门户,薄弱的血脑屏
                耗进行短效和长期调节,从而响应机体的动态能量                            障亦使得此处成为治疗干预的理想靶区                   [23] 。htNSC
                需求以适应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最终维持能量代                            亦分布于MBH,且拥有成熟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
                谢稳态   [10-11] 。其中,位于第三脑室附近的ARC 属于                 所欠缺的成体神经发生与外泌体调控功能,在代谢
                中基底下丘脑(mediobasal hypothalamus,MBH),是             失衡的机制研究与治疗尝试方面有独特优势,已取
                                                                                [9]
                最具特征的摄食与能量消耗调节核团。ARC中,刺                           得了突破性进展 。
                鼠相关肽(agouti⁃related peptide,AgRP)/神经肽 Y
                                                                  2 htNSC的生物学特性
               (neuropeptide Y,NPY)神经元主要发挥促进食欲的
                作用,而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              2.1 htNSC与成体神经发生
                神经元主要发挥抑制食欲的作用。外部环境的变                                 在成体哺乳动物脑中有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
                化一方面通过视觉、嗅觉等信号直接传入中枢,另                            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负责脑细胞的发生与再
                一方面改变胃肠道、脂肪、肝脏等外周器官向中枢                            生,被称为NSC。既往研究认为,NSC主要存在于2个
                传递的神经或内分泌信号,以上两种信号可促进或                            NSC 库中,分别为侧脑室的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抑制AgRP/NPY 神经元和POMC 神经元分泌对应的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区(subgranular
                食欲调节神经肽,如 AgRP、NPY、黑素细胞刺激素                        zone,SGZ) 。近期研究表明,除SVZ和SGZ这2个
                                                                           [24]
               (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α⁃MSH)等,投射       熟为人知的NSC库外,成体哺乳动物的下丘脑中还
                至 PVN、VMN、LHA 等核团的相关二级神经元及受                       存在着第 3 个能够生成新生神经细胞的区域。
                体,最终通过产生饥饿感或饱腹感以调控食欲,以                            Huang 等 [25] 于 1998 年首次报道了成体动物的下丘
                及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外周器官的能量消耗,以                            脑中仍存在新生神经元细胞的现象。此后,Kokoeva
                维持能量平衡      [12-16] 。                             等 [26] 在2007年使用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