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科学版
P. 105

南
             第5期 总第112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0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523  ·
                                            Journal
             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产业相关企业等实践基地的建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设。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                                [EB/OL]. [2021- 10- 25]. http://www.gov.cn/zhengce/
             议,跨一级学科建立国内国际交叉融合的培养制                                  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度,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3] 李忠,张亮. 新时代下的健康需要、卫生服务需求与利
             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等资源,为潜在培养对象搭建                                 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
             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                                 12(9):5-11
             高拔尖人才对全球健康产业变革和全球健康治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
             的适应性    [30] 。最重要的是,努力将“扎根本土实践、                        学召开[EB/OL].[2021-11-03]. http://www.moe.gov.
             提炼中国理论”内化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创新                                 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
             拔尖人才对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新现象、新事物和                                 html
             新成就解释力的培养。                                        [5] 陈先红. 返回中国性: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新文
                 第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育人                               科建设路径[J]. 学术前沿,2022(2):48-55
             保障机制。在全方位、全领域、全职业周期的人才                            [6] 杨骊. 新文科研究范式:四重证据法与文明探源[J]. 社
             培养范式构建中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制度安                                 会科学家,2022(3):35-41
             排、合理规划和经费支撑等措施促进多方资源融                             [7] 王林智,向歆,石东风,等. 新文科背景下卓越卫生健康
             合,通过项目合作、导师个人科研经费和学校及学                                 法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医学与法学,2022,14(2):
             院经费支持提高经费来源的稳定性,特别要注重提                                 18-24
             高学校与其他主体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18] ,形成多主      [8] 陈权,温亚,施国洪. 拔尖创新人才内涵、特征及其测
             体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一方面,项目试点                                度:一个理论模型[J]. 科学管理研究,2015,33(4):
             过程中需要将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和研究生推免、                                106-109
             合作高校升学或联合培养推荐等挂钩,同等条件下,                           [9] 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 中国大学
             对表现突出者优先选拔,将训练计划相关课程在研究                                教学,2020(5):4-8
             生阶段免修,提高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和项目的吸引                            [10] 陆一. 构建中国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N]. 中国
             力。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师资结构,鼓励具有较多社                                教育报,2022-03-29(2)
             会实践经验的教师走进高校课堂以保障培养方案的                            [11] 冯用军,赵雪. 中国“双一流”战略:概念框架、分类特
             可行性,在人才成长的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发挥                                征和评估标准[J]. 现代教育管理,2018(1):12-18
                                                               [12] 贺芬. 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计划”培养吗?——对“强基
             学校的主导作用,为人才才华展露期、领域定向期、创
                                                                    计划”的冷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造期和创造后期筑牢基础           [31] ,实现人才培养范式的重
                                                                    2021,23(3):67-72
             塑 [26] 。需要注意的是,保障机制过程中要设定淘汰和
                                                               [13] 张爱林,沈瑞林.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与国立江苏医学
             退出机制,为志趣不匹配或能力难以应对高强度训练
                                                                    院[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
             的培养对象提供退出环节。
                                                                    154-157
                 作为高校全面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14] 赵云.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十分复杂                     [12] 。本
                                                                    (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挑战、
             文尝试对什么是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人才
                                                                    机遇——基于复旦大学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
             培养目标及愿景、要素和具体实践逻辑进行了阐
                                                                    理,2021,38(5):375-378,381
             述,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应该是主动拥抱
                                                               [1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学位授予和人
             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坚持
                                                                    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人才培
                                                                    2013:313,391
             养规律,形成具有自身特点、不同培养方向差异发
                                                               [16] 朱雨蕾,胡月,钱东福,等. 基于学生评价的卫生管理
             展、多阶段目标导向、跨界融通的培养方案、培养机
                                                                    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制和保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社会科学版),2018,18(5):398-401
             相匹配。其结果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
                                                               [17] 任素娟. 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调查与
             情怀”的未来学科领军人才和具有多领域创新创业
                                                                    改革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40-141
             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等。
                                                               [18] 李淑彦. 我国西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本
             参考文献                                                   土化的个案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21
                                                               [19] 王先菊,司建平.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现状、问题及创
             [1]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安                        新路径[J]. 医学与哲学,2021,42(21):67-70
                  庆日报,2016-05-19(A04)                          [20] 尹纯礼,李程跃,陈晓敏,等. 学制改革前后上海市某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