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5

第6期 总第119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
                 2023年12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507  ·
                                              Journal
               足,政策类型和发文部门较为集中,单个部门发文                            效供给。
               仍占很大比重,尤其以卫健系统发文为主,部门间                                (一)加强政策制定主体间的协同
               联合发文较少,致使不同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文本                                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以目标问题的解决为导向
               内容存在重复。政策主体间整体缺乏统一整合,多                            的,目前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存在“政出多门”
               部委、部门的协同能力还有待提升。                                  的现象,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策制定主体间的
                  (二)政策工具结构组合不平衡                                 不协同。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结合和契合的高低
                   政策工具结构平衡,政策工具的效力和合力才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因此,政策
               能得到有效发挥,政策工具间的协同互补可以产生                            制定主体应该加强协同。一是政策制定主体间应
              “1+1>2”的效果。从现有的政策工具来看,指导性                          建立政策协作平台,加强政策信息检索,避免重复
               文件和政策法规工具类文件多,且政策工具指向集                            的政策制定。二是以政策执行为考核指标,多制定
               中于“供给型”和“环境型”,满足目标诉求的需求型                          实用性与可行性政策,少一些指导性政策文件,各
               政策工具非常欠缺,尤其是具有较强法律法规的约                            政策制定主体要转变政策制定方向,从政策发布向
               束性文件少。政策工具结构组合不平衡,容易导致                            政策制定与执行结合转变。三是加强不同政策制
               在具体实践中各政策工具难以协同,出现“政策短                            定主体间的协同工作,针对同一目标问题,不同政
               板”,难以打好政策工具组合拳,充分发挥政策工具                           策制定主体应依据部门职责与职能进行划分,实
               的杠杆作用,不利于整体政策落地落实和高质量发                            现政策工具制定的广泛性和政策目标实施的可及
               展。未来应重视供给型工具、环境型工具与需求型                            性。四是注意政策制定的时效性,要着眼政策持
               工具的合理配置,以更好推动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                            续性和长远性,一个政策目标的达成可能需要多
               的发展。                                              个短期目标或者长期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注意政
                  (三)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与目标需求契合不足                           策实施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连续性,确保所
                   从政策工具文本内容频数统计的维度看,我国                          有的目标都是解决某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保证目
               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工具在各目标维度分布差异                             标问题在有计划的指引下逐步实现。此外,婴幼
               较大。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与目标需求关联不紧密,                            儿照护服务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婴幼儿的照
               针对性政策工具文本少,未能形成良好的政策工具                            护,围绕家庭生、养、教问题以及父母就业冲突和
               供需闭环,系统性不足。尤其是面向社会需求的需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问题。因此,还需要从政策
               求型政策工具运用较少,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与目标                            体系构建、托育服务供给、照护服务范围、托育服
               需求之间的契合性低,前瞻性不足,法规管制政策                            务质量四个方面,制定中长期政策纲要,确保政策
               工具远远高于需求型政策工具,政策工具内部存在                            的权威性和执行的可持续性。
               单方面倾斜现象。未来应扩大需求型工具的应用,                                (二)合理配置政策工具类型
               更好地满足目标需求。在解决广大家庭对婴幼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
                                                                                                         [22]
               照护服务需求的同时,各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应分布                            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婴
               适当,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通过顶                            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有效政策的引导,但历
               层设计规划,整合调节政策工具的内部分布,形成                            史上我国婴幼儿照护政策缺乏长远发展的系统性
               对目标群众需求的有效回应。                                     和整体性规划设计         [23] ,导致政策工具不合理,政策
                                                                 工具协同的效力和合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未来,
                               五、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
                   依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政策主体、政策目标、                         的需求日渐迫切。因此,在政策主体政策制定过程
               政策工具是否深度契合,直接关涉我国婴幼儿照护                            中,一是顺应社会发展态势,更多地考虑政策客体
               服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中,政策主体制定的政                            的诉求,合理配置政策工具类型,实时对政策工具
               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路径                             权重进行调整,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使政策工
               和机制,而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策工具的具体                            具协同的效力和合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二是综
               运用,三者间的耦合联动,才能形成有效促进婴幼                            合调整政策工具的布局,不断优化政策工具的协同
               儿照护服务的发展,解决生育、养育和教育难题。                            作用,提高政策客体的幸福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防范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出现                             未来,随着“照护难”问题的解决,“照护优”成了家
               部门政策悖论,必须强化部门的联动与协调。在厘                            长普遍考虑的重要因素,保障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清已颁布的政策及其实施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未来                            保育与教育的优质发展,单靠国家卫健委已不足以
               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应根据社会发展态势,结合不                            应对,从以国家卫健委为主的单轨制管理模式转向
               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进行长远规划,实现服务有                            以国家卫健委与教育部双中心负责的双轨制的管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