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南京医科大学社科版
P. 46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期 总第122期
                                                    南
              · 254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4年6月
                                             Journal
               气、声音等其他方面来判断。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既有先天的影响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因素。先天
               因素因人而异,后天因素则受教育影响很大。一般                           [1] 邱龙虎,辜美惜,黄世瑞. 叙事医学中科学与人文的融
               而言,不同学科对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培                                  合路径[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8(12):107-113
               养存在不同方面的倾向性,有些学科会更侧重于                            [2] 朱婷婷. 国内外叙事医学研究演进、现状、热点分析
               逻辑方面的训练,如数学,而有些学科则强调灵感                                [J]. 医学与哲学(A),2018,39(11):75-79
               和想象力,如写作、音乐等。受思维训练的影响,                           [3] 丽塔·卡伦. 叙事医学的原则与实践[M]. 郭莉萍,译.
               一些医生会倾向于细节性分析,而另外一些医生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1:4
               则擅长于对疾病治疗的总体性判断。受循证医学                            [4] BECKMAN H B,FRANKEL R M. The effect of physi⁃
               模式培养的医生会更多关注于逻辑上的证据,因                                  cian behavior on the collection of data[J]. Ann Intern
               此细读和反思性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医生的                                  Med,1984,101(5):692-696
               想象力和灵感。直觉是超越理性思维和感性经                             [5] 丽塔·卡伦. 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M]. 郭莉萍,
               验,直接抵达对象之内的意识。直觉的产生与记                                  译.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69
               忆、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等因素有关,是生命体维                           [6] 王振林.“主体间性”是个应该给予消解的无意义的概
               持自身生存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随着直觉结果                                  念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印证而增强。柏格森认为人的心灵“抛弃一切                                  2002,34(4):5-8
               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甚至不用任何                           [7] 张再林.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J]. 人
                                                   [17]
               语言符号才能达到真正的实在的直觉” 。因此,                                 文杂志,2000(4):9-15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经验丰富的医生在面对患者                            [8] 雅克·德里达. 书写与差异[M]. 张宁,译. 北京:生活·
               时,凭借直觉就得出与检查结果一致的结论。这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17
               里强调直觉并不是说在叙事医学的诊疗过程中可                            [9] 埃马纽埃尔·勒维纳斯. 塔木德四讲[M]. 关宝艳,译.
               以无视检查,而在于说明直觉是共情的一个重要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0
               影响因素。影响诊疗活动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共情                            [10] 林华敏. 从上帝到他人:论列维纳斯现象学神学的内
               的记忆、语言、思维、直觉等因素均是生命体所具                                 在伦理进路[J]. 世界宗教研究,2013(1):132-139,
               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94
                   生命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共情的影响机                          [11] 张一兵. 大写他者的发生学逻辑[J]. 学海,2004(4):
               制还体现在诊疗活动之外。研究发现,对医护这                                  43-49
               一职业满意度高、对工作环境和待遇满意度高的                            [12] 孙向晨. 不可或缺的上帝与上帝的缺席——论莱维纳
               被调查者会更富有同理心,在诊疗活动中也更容                                  斯哲学中被悬置的上帝[J]. 学术月刊,2002,34(6):
               易共情   [23] 。与之相反,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则                          18-24
               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同理心。生命间性正是基于人                            [13] 陈晓明. 解构的伦理面向:德里达与列维纳斯[J]. 河
               这类生命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而为医                                 北学刊,2007,27(4):146-153
               患双方的生命个体之间和生命群体内部相互理解                            [14] 张文喜. 对胡塞尔的自我与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与辩
               并产生情感共鸣提供了通约性,这种通约性具有生                                 护[J]. 哲学研究,2001(6):45-52
               命存在与发展历程中的理性主义认知,也有生命存                           [15] 邱龙虎,辜美惜. 生命文化学的学术聚焦与研究范式
               在与发展历程中的非理性主义感受体验。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591-594
                   总之,将主体间性作为医患之间共情并共同决                         [16] 潘彦谷,刘衍玲,冉光明,等.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
               策的哲学基础之核心内容,面临主体内涵的不确定                                 共情的进化[J].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7):1229-
               性、主体间性的内在悖论以及医患个体的主体抽象                                 1238
               化而曲解的医患关系。作为主体哲学中为解决主                            [17] 马库斯·杜威尔. 生命伦理学 方法、理论和领域[M]. 李
               体的唯我论难题而做出的努力,主体间性最终还只                                 建军,袁明敏,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1
               是一个“主体我思的膨胀”。生命间性超越了主体                           [18] 龚群. 从主体哲学到交互主体哲学——后形而上学的
               间性的不足,将关注的焦点从两个主体之间提升到                                 哲学方法论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2(2):38-45
               个体与群体的维度,通过秉承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理                           [19] 埃里希·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M]. 孙恺详,译. 贵阳:
               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认知,从马克思的生命自然属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91
               性和社会属性出发,为医患共情和共同决策提供了                           [20] 刘放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有效解释,同时避免了列维纳斯伦理主体的理论困                                 2000:119
               境,理应成为叙事医学哲学基础的核心内容。                             [2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中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