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南京医科大学自然版
P. 101

第44卷第4期                    陈佳丽,夏 天,周其冈.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的进展[J].
                  2024年4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04):536-545                       ·539 ·


                               A
                                      TAP tag
                                                      Wash



                                                                                Bait protein
                               B
                                         TEV protease cleavage                  Prey protein
                                                                                Calmodulin binding peptide(CBP)
                                                                                TEV protease cleavage site
                               C
                                                                                Protin A
                                               +EGTA
                                                                                IgG beads
                                                                                Calmodulin beads
                                                                                Ca 2+
                   A:First affinity column,binding of TAP labeled fusion proteins on IgG agarose affinity columns. B:Second affinity column,binding on a calmodu⁃
                lin agarose affinity column. C:Mild elution using eluent containing EGTA.
                                                      图4   串联亲和纯化原理
                                            Figure 4 Principle of 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



                亦称蛋白质微阵列         [40] 。张旭东等   [41] 使用蛋白质芯         测定和 Duolink 邻近连接测定发现耳聋相关蛋白
                片技术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分析骨骼肌组织中的                             TMEM43和TASK⁃1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
                                                                                                        [48]
                蛋白质变化来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1.9  邻近依赖性生物素化测定与质谱联用(proxi⁃mity⁃
                1.7  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        dependent biotinylation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
                plementation,BiFC)                                PDB⁃MS)
                    BiFC是通过切割荧光蛋白的特定位点,形成没                            在过去 10 年中,酶介导的邻近标记(proximity
                有荧光的N⁃端和C⁃端,分别与待研究的目标蛋白融                          ligation,PL)技术已成为在活细胞中定位蛋白质和
                合表达。若目标蛋白间发生相互作用,两个不完整                            RNA的强大工具。在这些方法中,工程酶在特定亚
                的荧光片段则相互靠近形成完整的有活性的荧光                             细胞位置表达并催化高反应性小分子中间体的原
                基团,从而在激发光下发出荧光              [42] 。BiFC测定是一        位合成,随后扩散并与蛋白质和/或 RNA 反应产生
                种将活细胞中PPI可视化的方法             [43] 。Feng等 [44] 利用   共价标记    [49]
                BiFC 技术通过标记内源性蛋白质将秀丽隐杆线虫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45]
                中的内源性突触可视化,Don等 通过将BiFC与斑                         在芳基叠氮化物⁃生物素试剂存在时会产生一种活
                马鱼模型系统相结合,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                        性自由基物质,标记距离酶200~300 nm范围内的蛋
                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中的蛋白聚集体形成和          白质 (图6)。
                                                                      [50]
                定位。                                                   抗 坏 血 酸 过 氧 化 物 酶(ascorbate peroxidase,
                1.8  邻近连接测定(proximity ligation assay,PLA)         APEX)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将外源性添加的生物素⁃
                    PLA也称为Duolink PLA技术,允许在内源性蛋                   苯酚(也称为生物素基酪胺)转化为高反应性、不稳
                                                     [46]
                白质水平上原位(距离 < 40 nm)检测 PPI              。该方        定的生物素⁃酚类自由基,进而将其附近的蛋白质生
                法依赖单个一抗与两种假定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                             物素化 (图6)。
                                                                        [51]
                质的特异性结合。一抗需要来自不同的宿主。含                                 BioID 是基于大肠杆菌中的混杂生物素连接酶
                有互补寡核苷酸的针对两个宿主的二抗附着在一                             BirA*(R118G 位点被突变)的融合诱饵蛋白,生物
                抗上。如果两种抗原非常接近(可能彼此相互作                             素连接酶通过生物素和三磷酸腺苷生成一种高活
                用),互补寡核苷酸可以退火,荧光核苷酸可以掺入                           性的生物素酰⁃5′⁃AMP(Bio⁃AMP)中间体,Bio⁃AMP
                单个 DNA 聚合步骤中(图 5)。在显微镜下,这些反                       可以接近依赖性的方式与周围蛋白质上可接近的
                                                                                                  [52]
                应显示为点状荧光斑点,表明 PLA 反应成功,并提                         赖氨酸侧链反应,使蛋白质生物素化 (图6)。
                                       [47]      [48]
                示两种抗原之间存在 PPI            。Jang 等    利用 Co⁃IP          BioID 技术相对上述两种方法有简单、无毒的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