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南京医科大学自然版
P. 114

第44卷第7期
               ·998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4年7月


              水平,1 期乳腺癌中富含瘤胃球菌科和生丝微菌属                          (如沙门氏菌属、大肠杆菌、李斯特氏菌属和双歧杆
             (Hyphomicrobium),2 期乳腺癌含有较多的 Sporosar⁃             菌属等)已被设计为工程细菌             [60] 或药物载体   [61-63] ,应
              cina属,3 期和 4 期乳腺癌则显示 Bosea属的相对丰                   用于乳腺癌主动靶向治疗。这种结合微生物治疗
              度升高。另外,Xuan等        [32] 的研究显示微生物载量与              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策略不仅可以降低药物毒副作
              乳腺癌分期呈负相关。1期乳腺癌中的细菌DNA拷                           用,还可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如化疗、光动力学治疗
              贝数较高,3期肿瘤中逐渐减少,而在配对的正常组                           和免疫治疗等高效治疗肿瘤,在乳腺癌治疗中有着
              织中则没有这种趋势。                                        巨大的潜力,但特定菌群对乳腺癌的疗效需要进一
                  微生物组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或分期之间的                           步的研究,以制定基于细菌治疗乳腺癌的策略,并
              关联强调了在乳腺癌疾病进展的监测中可能利用                             进行全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测试,有望为乳腺癌患
              乳腺组织中的微生物组的潜力。此外,不同分级或                            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分期的乳腺癌中存在其独特的细菌群落,这为针对
                                                                4  小结与展望
              这些细菌进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可能有助于实
              现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因此,乳腺癌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微生物组在乳腺癌中的分
              的微生物组研究有望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                             布特征以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
              供新的机会和洞察力。                                        深入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不同状态的乳腺癌组
                                                                织之间的菌群存在差异,地理位置和人种因素也可
              3  微生物菌群对乳腺癌治疗新策略开发的启迪
                                                                以影响乳腺中的微生物组            [20,23] 。不同种族的饮食习
                  细菌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复杂的作                           惯、生活环境和代谢水平都可能对肠道和口腔微生
              用,研究表明,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的                            物组的特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乳腺组织中微生物
              治疗,包括介导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以及直                            组的丰度,使其呈现出特异性             [64-65] 。因此,乳腺微生
              接影响与肿瘤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此外,某些特                            物组的生态失调,也就是微生物失衡,一直与乳腺肿
              定的细菌也是良好的肿瘤生物治疗制剂,包括调节                            瘤的发展密切相关。上述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可能有
              肿瘤免疫微环境        [50] 以及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           [51] 。  助于实现不同的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因此,微生物菌群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研究                                 但是,微生物组的检测方法及技术等方面的差
              潜力。                                               异,会导致结果出现显著异质性。虽然有研究表
                  耐药性是乳腺癌治疗的重大挑战之一                  [52] ,越来    明,选择 V3 区进行 16S rRNA 测序能够相对全面地
              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内的微生物菌群可能通过多                            描述乳腺组织的微生物组,并且证实了V3区域是乳
              种机制介导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性                [53] 。某些细菌会         腺组织微生物组中信息最多的区域                 [24] ,但目前尚无
              降低化疗药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化疗效果                   [54] 。因此,     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乳腺癌微生物组的研究。此外,
              辅助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抑制这类细菌,有望逆转肿                            微生物组测序可能会因使用引物和测序平台等因
              瘤耐药,提高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结肠癌肿瘤组                            素存在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结果              [66-67] ,因此,上述对乳
              织中的γ⁃变形菌能分泌胞苷脱氨酶,将吉西他滨降                           腺组织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结果,
              解为无活性形式,辅以抗生素环丙沙星,可显著提                            结论的可靠性有待商榷,这也是这类研究的潜在限
              高吉西他滨的抗肿瘤效果            [55] 。有研究发现,免疫治            制。未来发展的目标应包括制定用于分析乳腺相
              疗的疗效与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的变化有关                      [56-57] 。  关微生物组的标准研究方案,这将有助于确保研究
              例如,脆弱拟杆菌(Burkholderiacepacia)有助于乳腺                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群与
              癌转移和免疫逃逸         [58] ,因此杀灭这类肿瘤相关微生               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物组可能会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然而,目前特定菌                                 本文总结了乳腺癌微生物群测序的最新研究
              群对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较少,未来基于特                            进展,系统性地分析了乳腺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乳
              定细菌治疗乳腺癌的策略的开发需要对二者间的关                            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不同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微生
              系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还需考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物的组成差异,并对微生物群在乳腺癌治疗策略的
              可能破坏肠道微生物平衡,导致患者预后恶化 。随                           建立进行了讨论。由于微生物组与乳腺癌之间的
                                                      [55]
              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具有选择性定植                            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可能涉及多种因素,未来需要
              于实体肿瘤乏氧区域的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59,42]  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阐明微生物组与乳腺癌之间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