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41

第2期 总第103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135  ·


             院”,组建“圆梦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工作组”,通过心                          而迅速变化,也易受不利情绪的影响和干扰,从而
             理治疗、身心同治,实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                            在认知、态度、行为上表现出一定偏差。个体会通
             能的完全康复。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学的                             过掌握和使用一定的自我调适方法来调整这种偏
             青睐,健康心态在面对疫病时显得尤为关键。其                             差,如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积极的思维方式、理性收
             次,良好社会心态可以有效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扩                             集信息、寻求家庭社会支持、倾听焦虑、积极运动、
             散,筑起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线。历史一再证明,如                            规律休息等方法,以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
             果陷进恐惧而不能自拔,恐惧就会将灾害呈几何级                            感、紧张感、恐惧感、愤怒感等。然而,社会心态的
             数放大。1994 年印度发生的鼠疫尽管流行时间短,                         调适不仅需要个人心理自我调适的“小处方”,还需
             但由于社会恐慌,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有约 50 万人                         要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
             逃离家园。新冠肺炎疫情中,战“疫”早期人们因对病                               借鉴心理学知、情、意的分类方式,从社会认
             毒一无所知而产生的恐惧感客观上加速了疫情的传                            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
                                                                                           [9]
                                                                                                       [9]
             播。最后,良好的社会心态是集聚多方力量的凝合                            考察社会心态具有较好解释力 。王俊秀等 为发
             剂。从个体心理汇合或融合为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                           挥社会心态警报器的作用,建立了社会心态指标体
             即社会卷入和社会关联,其操作化路径有社会认同、                           系,将这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而在社会认知下
             情绪感染、去个体化、镶嵌化、关系化等 。当积极的                          的八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
                                               [7]
             社会情绪被充分调动或感染后,个体或社会成员的                            社会信任感、社会支持感、社会认同与归属感、社会
             情绪往往会被去个体化、被校正并得以强化,如我                            幸福感、社会成就感和社会成员自我效能感。社会
             们通常所说的巨大的喜悦、激情豪迈、振奋人心、同                           认知是基础,决定了社会心态的走向。鉴于此,本
             仇敌忾等,形成一种新的强大的社会力量。良性的                            文拟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进人民群众的奋
             社会心态激发的情绪感染、情绪扩大化将使人们有                            进感、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人民群众的公
             信心有勇气有力量去战胜困难和灾害。                                 平感、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五个方面构建社会心
                 (三)社会心态建设是生产生活有序恢复的重                          态调适的“心”路径,让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不
             要“心”基础                                            断优化人民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增进幸福感。
                 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                               (一)加大民生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态建设的内在要求,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是打造共                                 获得感指人们得到某种物质或利益后的主观
             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现实要求,积极向上                            感受或心理状态。2015 年 2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
             的社会心态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期待的                             在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必然选择 。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                            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该词由此迅
                      [8]
             会存在与思想体系相互作用的必经关节点,这一关                            速流行,现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
             节点作用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心                             感。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其产生经历了既得
             态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兆期、暴发期、处                            利益前后对比的心理比较过程               [10] 。因此,获得感的
             理期和恢复期均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恢复期。                            提升不仅与改革实践及其利益相关,也与人的主观
             恢复期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决胜期,也是后疫情时代                            感受有关。社会转型、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矛盾
             的起点。越是胜利在望的阶段,个体或群体的心理                            而滋生的不良社会心态,本质上是民生问题。我国
             差异性越是明显,心理换挡期更容易引起社会心理                            40 多年改革开放的红利普惠民众,民生问题客观上
             振荡,影响经济复苏。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如何恢                         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应大幅提升。然
             复经济是当时的首要问题,心态的调整被认为是经济                           而,根据现代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规律,在其他条
             复苏的重要手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肺炎疫                            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从某种物品连续增加的每
             情发生后多次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重视社会                           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由于
             心理建设,凸显了社会心态的重要意义。                                边际效用,民生方面的物质利益带来的获得感呈现
                                                               出下降态势。
                    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态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最根本的是要继续加
                            调适的“心”路径
                                                               大民生建设的力度,以更有力的措施又“好”又“快”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一是优先解决弱
             期,时有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不时冲击社会心态。                            势群体的利益问题,防止因疫返贫导致次生心理危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机。党和政府关注丧失收入来源的贫困群体、因抗
             管理体系的检验,也是对社会心态的考验与洗礼。                            疫或被隔离而无人照顾的老弱妇幼等,尤其是具有
             社会心态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容易随事态发展                             多重弱势身份的群体,及时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