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
P. 34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期 总第108期
南
· 28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2年2月
Journal
发生变化,需要远程会诊时,需从医院内部系统导 严格监管风险等级高的诊疗类远程医疗 [25] 。
出患者信息,上传至远程医疗系统平台,降低了远 在法律关系和责任划分上,组建由医学、法学、
程医疗系统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团队,探讨远程医疗利
(四)医患双方认识不足 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发生损害时,各主体
远程医疗的初衷,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群 间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间和软件运营商之间以
众提供便捷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医生间的技术 协议的形式确定法律关系的,应遵照《合同法》等相
交流,提高业务能力和诊疗水平,但医患双方对远 关法律的规定,规范形式要件和内容,避免出现合
程医疗的认识并不充足 [20] 。从医生的角度,医务人 同无效的情形。
员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前很少接受过专业培训,不熟 在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方面,国家要尽快
悉远程医疗系统操作、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规定, 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法律层面保护患者数据
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的意义及作用了解 安全和隐私 [26] ,医疗机构内应建立信息保护的规章
片面,认为向上级医院申请远程医疗会暴露自己业 制度,提高医务人员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加强诊
务不精,导致患者不满和流失,思想上不愿意开展 疗过程管理,减少非必须工作人员接触患者隐私资
远程医疗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执行线上线下统一 料的机会,降低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明确侵犯患
定价,医院内部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无法从 者隐私时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罚,在技术上进行加密
行动上调动医生参与远程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 保护,确保患者隐私在数据传输、存储、复制过程中
性。从患者角度,国家层面对远程医疗的宣传多见 的安全。
于政策文件及医疗领域经验分享,大众媒体宣传不 (二)加大财政补偿,制定合理服务定价
多,患者了解远程医疗的途径较少,不清楚远程医 政府要加大对远程医疗财政补偿,建立远程医
疗能开展哪些服务、具有哪些便利和优势。对于已 疗专项资金,用于远程医疗的系统建设、维护、运营
经习惯与专家面对面交谈的就医模式,远程医疗虚 等。国家层面出台统一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拟的“面对面”就诊模式使患者对诊疗效果持有怀 测算办法,指导医院做好远程医疗成本测算 [27] 。各
疑态度。同时,远程医疗目前仅支持部分常见病、 级政府综合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保基金承
慢性病患者在线复诊和处方,相较于线下诊疗活 受能力、参保人负担水平、专家劳务价值,尽快出台可
动,诊疗范围较窄且治疗效果不明显,医患双方对 实施的远程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配套政策,形成
远程医疗的质量价值感知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 国家、省、市三级管理制度 [28] ,构建政府、医疗机构、医
(五)远程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务人员、患者、第三方运营商等利益主体均能参与的
医疗机构内远程医疗管理工作分散,二级医院 远程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和决策机制 [29] 。同时,各地
内 52.15%的医院未建立独立管理部门 [21] ,专业的远 在探索慢性病、常见病远程复诊医保支付基础上,
程医疗管理部门少 [7] 。在人员配置上,由医务和 探索将更多疾病纳入医保支付,制定合理的报销上
(或)信息人员兼职负责,专职远程医疗管理人员和 限与报销比例 [30] ,构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技术维护人员缺乏,既懂远程医疗技术、又有一定 总额预付费等多种形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远程医
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远程医疗 疗价格补偿机制。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复合型远程医疗专业人 (三)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平台功能
才培养刻不容缓 [22-23] 。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良好运行、便捷易用、功
能完善是保障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影响医患
四、远程医疗的发展对策
双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最直观因素。创建
(一)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法律法规 友好的功能界面,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功能
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现有法 需求,支持人脸识别、语音、指纹认证等多种形式登
律如《执业医师法》《电子签名法》《侵权责任法》等 录方式,构建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功能体系,实
与远程医疗的适配性 [23] 。在监管体系上,可借鉴美 现从预约挂号到随访管理的功能覆盖。医疗机构
国远程医疗监管经验,完善远程医疗监管体系建 定期对系统功能进行维护,对院内信息系统进行升
设,明确监管主体,成立远程医疗专业组织,探索包 级改造,实现院内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
含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专业组织、其他社会组 (EMR)、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
织和个人的多元主体协同监管体系 [24] ,加强远程医 与通信系统(PACS)等互联互通,提升远程医疗的工
疗提供机构、人员、设备、质量安全等的监管。根据 作效率。
风险等级,对远程医疗进行分类,执行不同的监管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患双方认识
标准,促进一般健康咨询类远程医疗发展的同时,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