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2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 第6期 总第113期
· 546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2年12月
Journal
卫生政策
中国特困供养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彭 朗 ,朱 亚 ,陈家应 ,石金楼 1
2
1,3
1
1.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2.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3.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连
云港 222000
摘 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致力于提
供特殊困难人群的生存及健康保障。近年来,我国特困供养服务保障有了重要的进展,但城乡
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保障差距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文章用
定性访谈与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江苏省特困供养政策和实践的调查分析,了解特困供养制度
的运行状况、成效与问题,并借鉴国际上特困及弱势群体救助制度和实施的经验,为我国特困供
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困供养;社会救助;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479(2022)06-546-005
doi:10.7655/NYDXBSS20220604
[3]
消除贫困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需要面临的挑 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实践,并提出了创新性举措 ,助
[1]
战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安全网重要的组成 力健康江苏建设。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特困供养政
部分,世界各国在消除绝对贫困及保障极度弱势群 策和实践的调查分析,了解特困供养制度的运行状
体生存权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中国在消除 况、成效与问题,并借鉴国际上特困和弱势群体救
绝对贫困上同样做出了许多努力 [2] ,《“健康中国 助制度及实施的经验,为我国特困供养制度的建设
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突出解决好老年人、 与完善提供参考。
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及社会保障
一、国际上社会救助服务和研究概述
问题,聚焦社会与健康公平,社会救助取得了显著
的成效。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为主要制度特征的 (一)社会救助服务的特点
中国特困供养制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就产 关于社会救助服务的意义,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生并延续至今,其目标在于“保障社会最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服务旨在帮助低收入人群,以满足其基
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其提供较为基础、全面的服 本生活需求 [4] 。社会救助作为最低层次的社会保
务”。供养对象包括城乡地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 障,特点在于其保障水平的基本性,以维持低收入
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 者的最低生活水平为目的 [5-6] 。此外,由于实施社
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会救助是国家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可以调
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现行 节这种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人口健康之间的联
的中国特困供养制度主要在基本救济金、生活照 系,向弱势群体提供现金转移,并为教育、住房和
料、医疗、住房等方面提供资金与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等关键公共服务提供资金 [7] 。因此
江苏省自 2015 年开始积极探索特困供养方面 社会救助服务的另一特点即为政府主导性,社会
基金项目:江苏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江苏省特困供养人员生活现状及完善保障政策研究”(2021JSMZ002)
收稿日期:2022-10-11
作者简介:彭朗(199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基层卫生服务;石金楼(1963—),男,江
苏盐城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通信作者,sjl@n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