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47
第3期 总第116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
2023年6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239 ·
Journal
表 8 iADL 对老年人抑郁影响机制: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中介效应
模型 17 模型 18 模型 19 模型 20
项目
(人格特质—尽责性) (人格特质—外向性) (人格特质—情绪稳定性) (认知能力—数学推理能力)
(- 0.035(0.009) (- 0.026(0.009) (-0.031 (0.009) (-0.284 (0.044)
*
**
*
*
**
α 1
(-0.574 (0.087) (-0.724 (0.090) (-1.633 (0.088) (-0.060 (0.019)
**
**
**
**
λ 1
中介效应 (-0.020 (0.006) (-0.019(0.007) (-0.050 (0.015) (-0.017 (0.006)
**
*
*
**
(-0.506 (0.052) (-0.507 (0.052) (-0.476 (0.050) (-0.596 (0.066)
**
**
**
**
λ 2
Sobel 检验 (-0.020 (0.006) (-0.019 (0.007) --0.050 (0.015) (-0.017(0.006)
**
*
**
**
Bootstrap -0.034 0~-0.008 7 -0.034 2~-0.005 1 -0.079 3~-0.021 8 -0.028 9~-0.005 2
置信区间 ---(0.006 4) -(0.007 3) -(0.014 6) -(0.006 1)
贡献率(%) 3.8 3.6 9.5 2.8
观测数 4 277 4 272 4 277 4 344
*、**分别表示5%与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
是抑郁有效的干预策略。但是看电视时长对 iADL
五、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在iADL对
功能受损的老年人抑郁具有加剧效应,即严重失
老年人抑郁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能老年人,看电视时间越长其抑郁水平越高。
本部分探讨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在 iADL—老
六、政策建议
年人抑郁影响中的调节效应。其中,正式的社会支
持包括社会保障与卫生服务可及性。社会保障选 本文基于 CFPS 2018 数据探讨我国老年人的
取是否参加了养老保险以及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医 iADL—抑郁影响机制,以及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
疗保险(简称城职保)、并轨医保(依据 2016 年 1 月 中介效应、相关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的调节效应。
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 本研究发现,iADL 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明确的负向效
见》,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 应,且东部与西部、性别、教育程度和年龄等因素存
并轨处理)、补充医保与公费医疗等医疗保险。卫 在显著的异质性。尽责性、外向性与情绪稳定性等
生服务可及性包括就医满意度、医疗服务水平。正 3 类人格特质以及推理能力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显著
向计分,范围 1~5 分。就医地点包含综合医院、专科 的中介效应,其中,情绪稳定性在中介效应中具有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 最强解释力。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养老保险、并
务站/村卫生室与诊所等五个选项。非正式的社会 轨医保与补充医保在 iADL—抑郁影响机制中具有
支持主要指由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照料。社会参 显著的促进效应,城职保、就医满意度、卫生服务水
与包括是否移动上网与看电视时长。 平、直系亲属照护具有显著的缓冲效应。社会参与
表 9 显示,模型 21~24 基于工具变量 2SLS 回归 的调节效应,是否移动上网具有显著的缓冲效应,
以消除交互项的内生性问题。为消除调节变量的 但看电视时长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显著的加剧效应。
多重共线性问题,均做中心化处理。养老保险、并 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轨医保及补充医保和 iADL 的交互项对老年人抑郁 (一)建立失能与认知评估与监测机制
存在显著负向效应,表明社会保障对较好的iADL 老 老年人失能会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加大罹患
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城职保对 抑郁的风险。应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网格化管
iADL 功能受损的老年人抑郁具有显著的缓冲效应, 理,建立重点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档案。尤其需
证实医疗保险具有明显的心理绩效 [51] 。表 10 显 要对特定人格特质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重点人群进
示,提升就医满意度与医疗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强 行筛查,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并实施针对性心
失能老年人应对疾病风险的信心,对缓解心理焦 理干预。
虑具有显著的缓冲效应。但就医地点的差异对老 (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年人抑郁的调节效应不显著。非社会支持方面, 直系亲属照料与精神慰藉对失能老人心理健
证实了家庭照料对失能老年人抑郁具有显著的缓 康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照料
冲效应,该效应较其他社会支持更为明显。表 11 仍将是当前失能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因此,应
显示,移动上网对 iADL 功能受损的老年人抑郁具 完善家庭照料服务的界定标准,积极推进以居家养
有显著缓解效应,支持了 Koong 等 [52] 的观点,即电 老为主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并完善针对直系
子类设备使用能缓解老年认知障碍并改善 iADL, 亲属照料的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