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21

第41卷第2期           周  顺,王 勇,张 峰,等. 巨噬细胞中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
                  2021年2月           其炎症反应中的作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2):166-172                   ·171 ·


                A
                                                                                             CD11b + 细胞数/高倍视野  100  *  *  一一一一一一
                         Sham               IR            IR+NS⁃siRNA      IR+Ninj1⁃siRNA    150


                                                                                              50
                                                                                               0
                                                                                                      IR
                                                                                                     IR+Ninj1⁃siRNA
                                                                                                   IR+NS⁃siRNA  一一一一一一
                                                                                                Sham
                                                                                                             一一一一一一
                             B         *     *           10   *     *                 *     *
                                 IL⁃6/GAPDH 20  一一一一一一 TNF⁃α/GAPDH  8 6 4      IL⁃1β/GAPDH 20
                                                                                15
                                 15
                                                                                10
                                 10
                                  0 5           一一一一一一   2 0           一一一一一一    5 0          一一一一一一
                                      IR+NS⁃siRNA            IR+NS⁃siRNA             IR+NS⁃siRNA
                                   Sham  IR                Sham  IR    一一一一一一     Sham  IR    一一一一一一
                                                                                       IR+Ninj1⁃siRNA
                                                                IR+Ninj1⁃siRNA
                                        IR+Ninj1⁃siRNA
                             C          *     *          300    *    *          250   *     *
                                 ( pg/mL) 400           ( pg/mL)  200          ( pg/mL)  200
                                  300
                                                                                150
                                  200
                                                                                100
                                                        TNF⁃α
                                                                               IL⁃1β
                                                         100
                                 IL⁃6  100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50            一一一一一一
                                   0             一一一一一一    0            一一一一一一 0               一一一一一一
                                                                                        IR+Ninj1⁃siRNA
                                    Sham  IR     一一一一一一     Sham  IR    一一一一一一     Sham  IR    一一一一一一
                                                                 IR+Ninj1⁃siRNA
                                          IR+Ninj1⁃siRNA
                                       IR+NS⁃siRNA             IR+NS⁃siRNA           IR+NS⁃siRNA
                   A: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检测CD11b 细胞(免疫组化,×200);B: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C:
                                                +
                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两组比较,P < 0.05(n=6)。
                                                       *
                                              +
                     图4 各组小鼠肝组织中CD11b 细胞的数量比较,肝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基因水平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比较
                Figure 4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CD11b cells in the liver tissues,mRNA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livers
                                                     +
                        and protein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serum among the four groups
                患者PBMC中的Ninj1表达显著增高,而对照组患者                        信号通路减轻败血症小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器官
                中 Ninj1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肝脏 IR 能激活外                     损伤  [15]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在体外利用
                周单核细胞 Ninj1 的表达,但是其与继发的免疫炎                        LPS 刺激小鼠 BMDM 发现 Ninj1 的表达明显上调,
                症反应有无关系尚不清楚。                                      siRNA 干扰实验证实 Ninj1 的表达增加与巨噬细胞
                    PBMC中含有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单                        的促炎性反应密切相关。Ahn等              [18] 研究表明,Ninj1
                                                     [17]         促进 BMDM 膜突触的形成,增强其迁移能力,从而
                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Choi
                等 的研究显示,在正常人PBMC 中Ninj1仅少量表                       促进 BMDM 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炎症组织中。
                  [7]
                达于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但是在利用抗 CD3                      事实上,本研究的体内实验也表明,敲低巨噬细胞
                抗体和IL⁃2体外激活后的人PBMC中,CD68 巨噬细                      中Ninj1的表达能明显减少IR后肝脏组织中CD11b                   +
                                                       +
                胞和 CD83 DC 细胞中 Ninj1 的表达显著增高,而在                   巨噬细胞的数量,这种现象是否与外周巨噬细胞的
                         +
                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Ninj1 在炎                        迁移能力减弱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性反应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单核细胞实现。本研究                                 综上所述,肝脏IR能显著激活人PBMC中Ninj1
                结果也表明,在接受第一肝门阻断的肝部分切除术                            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中 Ninj1 的表达能明显减轻
                患者中,肝脏 IR 同样能够激活 PBMC 中 Ninj1 的表                  小鼠肝脏 IR 损伤以及肝内的炎性反应,提示 Ninj1
                达,提示 Ninj1 可能在肝脏 IR 后继发的炎性损伤中                     可能成为防治肝脏IR损伤新的作用靶点。
                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体外 LPS 刺激人微血管内
                                                                 [1] THORGERSEN E B,BARRATT⁃DUE A,HAUGAA H,et
                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可明显上调 2 种细胞中 Ninj1 的                           al. The role of complement in liver injury,regeneration,
                表达,并且抑制 Ninj1 的表达,进而通过 TLR4 受体                         and transplantation[J]. Hepatology,2019,70(2):725-73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