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76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1卷第9期
·1342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21年9月
·基础研究·
纳米微针导入大豆提取液联合调Q1064 nm激光对黄褐斑豚鼠
模型表皮黑素细胞的影响
乌兰托雅,李睿亚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摘 要] 目的:观察纳米微针导入大豆提取液联合调 Q1064 nm 激光治疗黄褐斑豚鼠模型后对表皮黑素细胞(melanocyte,
MC)的影响,为联合治疗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60只豚鼠随机抽取12只为A组(空白对照组),剩余豚鼠为B组(模型制备
组),造模45 d后分为B1(模型对照组)、B2(激光治疗组)、B3(大豆治疗组)、B4(大豆联合激光组),在治疗不同时期比较各组
皮肤表观指标、皮肤CT、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免疫组
化检测Melan A变化,观察对表皮MC的影响。结果:①造模后,B1、B2、B3、B4组与A组相比,MC阳性目标数量显著增高(P<
0.05),豚鼠黄褐斑模型制备成功。②B2、B3、B4组治疗前、后SOD活力及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4组差异
最显著(P<0.05)。③治疗 5 周即刻起,B2、B3、B4 组与治疗前相比,MC 阳性目标数量显著下降(P<0.05),B4 组差异最显著
(P<0.05)。结论:调Q1064 nm激光联合纳米微针导入大豆提取液治疗黄褐斑较单独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 调Q1064 nm激光;纳米微针;大豆提取液;黄褐斑豚鼠模型;黑素细胞
[中图分类号] R758.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368(2021)09⁃1342⁃07
doi:10.7655/NYDXBNS20210911
[6]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获得性、慢性发病的色素增 Q1064 nm多次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 ,可有效调节
加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紫外 氧化应激状态,比强脉冲光临床疗效更显著 ,是近
[7]
线照射、内分泌因素、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色素 几年广受推崇的治疗方法。
代谢异常、皮肤屏障功能紊乱、皮肤血管因素、遗传 鉴于此,本研究拟联合运用纳米微针导入大豆
易感性等多种致病因素相关。黄褐斑的治疗,现以 提取液和调 Q1064 nm 激光的方式治疗黄褐斑豚鼠
局部治疗多见,外用药物配合激光治疗效果较肯 模型,对其治疗前、后进行实验观察,评估治疗效
定。大豆富含异黄酮、皂苷、多肽等生理活性物质, 果,为黄褐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
1 材料和方法
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3] 。皮肤屏障对于维持皮
肤正常生理功能极为重要,但会影响外用药物透皮 1.1 材料
吸收。为了提高局部药物的吸收率,药物透皮技术 成年雌性豚鼠,60 只,清洁级,体重 320~380 g。
应运而生。新兴透皮技术纳米微针(简称纳晶),其 购于北京海淀区兴隆实验动物养殖场,许可证号:
高晶硅纳米级针尖可穿透角质层,在表皮上建立给药 SCXK(京)2016⁃0003。
通道,而不损伤真皮层,吸收效果提高10~20倍 。激 SH2B 紫外线光疗仪(上海希格玛公司),黄体
[4]
光治疗黄褐斑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充分发挥祛除 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大豆提取液(内蒙古医
色斑优势,又要避免术后色素沉着,选择适宜的治 科大学基础实验室制备,采用低温萃取法获得的液
疗参数,避免术后炎症反应,是激光治疗的关键所 体,需低温保存),Q 开关 1064nm(Nd:YAG)激光治
在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大光斑低能量调 疗机(吉林科英),纳米晶片促渗仪(苏州纳通生
[5]
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基金(2016017) 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南京建成生
∗ 物工程),黑色素瘤鼠单克隆抗体 Melan A(北京博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nmyypfklr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