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81

第41卷第9期         乌兰托雅,李睿亚. 纳米微针导入大豆提取液联合调Q1064 nm激光对黄褐斑豚鼠模型表皮
                  2021年9月          黑素细胞的影响[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9):1342-1347,1353               ·1347 ·


                                          表3 各治疗组不同时期豚鼠皮肤MC阳性目标数量比较                          (个/400倍视野,x ±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周即刻              治疗5周即刻               治疗结束3周
                      A组            2.29 ± 0.28        2.30 ± 0.25 #*△      2.31 ± 0.35 #*△     2.32 ± 0.23 #*△
                      B1组           5.22 ± 0.28 #      5.26 ± 0.19 #*△      5.27 ± 0.39 #*△     5.25 ± 0.34 #*△
                      B2组           5.24 ± 0.58 #      5.06 ± 0.41 #△*      4.75 ± 0.42 *#△     4.17 ± 0.31 *#△
                      B3组           5.27 ± 0.61 #      5.08 ± 0.21 #*△      4.51 ± 0.17 *#△     4.22 ± 0.32 *#△
                      B4组           5.18 ± 0.62 #      4.81 ± 0.35 *#△      3.30 ± 0.08 *#△     2.08 ± 0.12 *△#
                      F值                                  3.35                77.69                213.65
                      P值                                  0.15                00.01                000.01
                   与治疗前比较,P < 0.05;与A组比较,P < 0.05;与B1组比较,P < 0.05。
                                             #
                                                             △
                             *
                及黑素颗粒较多,呈强阳性反应,联合治疗后,基底                          [6] 栾    琪,刘    玲,高天文. 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
                细胞层 MC 及黑素颗粒数量显著减少;通过病理图                               的进展[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142-143
                像软件定量分析,联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C阳                          [7] 黄显翔,叶光荣,张         伟,等. 调 Q1064 nm 激光在黄褐
                                                                       斑患者中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调节作用观察
                性目标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7):954-956
                0.05)。说明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8] 潘建英,严淑贤,洪新宇,等. 豚鼠皮肤试验4种脱毛方
                    调Q1064 nm激光采用光爆破原理,靶组织选择
                                                                       法的比较[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6):461-463
                性吸收激光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迅速膨胀碎裂,细                         [9] 潘    扬,曹    亮,刘世聪,等. 建立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
                小颗粒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吸收。高能量激光治疗黄                                的初步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
                褐斑易出现炎症后色沉、水疱等不良反应                  [21-24] 。本研        27-29
                究采用低能量激光,尽量避免术后不良反应,但同                           [10] 汪   南,陈家旭,吴晓丹. 肝郁型黄褐斑小鼠模型的建
                时色斑短期内并不容易被祛除,需要多次治疗逐渐                                 立及其与现有模型的比较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达到治疗效果。黄褐斑易复发,单一激光治疗虽具                                 2007(05):325-327
                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较高被多项研究证实                    [25] 。因   [11] 薛   梅,刁庆春,吕       静. 低能量密度 1064nm QS Nd:
                                                                       YAG 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实用皮肤病学杂
                此,需要联合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志,2010,3(3):160-163
                    黄褐斑病程顽固,影响容貌美观,临床治疗的
                                                                 [12] 王   杰,李睿亚,孙      艳,等. 激光联合射频导入氨甲环
                重点是在保证临床有效性的基础上,控制不良反应                                 酸注射液对黄褐斑动物模型的研究[J]. 内蒙古医科大
                与复发。联合治疗后,MC阳性目标数量显著下降,
                                                                       学学报,2019,41(1):18-2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联合                        [13] 李志勇,孙建宁,张硕峰. 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对SD
                治疗较单一治疗效果更佳,为联合治疗提供动物实                                 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J]. 四川动物,2008,27(2):299-
                验依据。                                                   302
                                                                 [14] 程   馨,杨    驹,吴楷文,等. 水合氯醛对豚鼠听性脑干
               [参考文献]
                                                                       反应的影响[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2):
               [1] 卢丞文,刘      颖.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171-175
                    农业与技术,2017,37(17):4-5                        [15] KANECHORN N P,NIUMPHRADIT N,MANOSROI A,
               [2] 吴素萍,田立强. 大豆皂苷的生理功能及其提取纯化的
                                                                       et al. Topical 5% tranexamic acid for the treatment of me⁃
                    研究现状[J]. 大豆科学,2016,27(5):883-887
                                                                       lasma in Asian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3]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 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
                                                                       clinical trial[J]. J Cutan Laser Ther,2012,14(3):150-
                    究[J]. 食品科学,2017,23(11):118-120
                                                                       154
               [4] 鲁    洋,程祝强,金      毅,等. 微针透皮递药系统研究进            [16] 李   芸,孙秋宁,何志新,等. 口服复方氨甲环酸治疗黄
                    展[J]. 中国药学杂志,2018,53(12):945-950
                                                                       褐斑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45(3):221-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
                                                                       224
                    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中国
                                                                 [17] KIM H J,MOON S H,CHO S H,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 中国黄褐斑
                                                                       of tranexamic acid in melasma:a meta⁃analysis and sys⁃
                    治疗专家共识(2015)[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                   tematic review[J]. Acta Derm Venereol,2017,97(7):
                    (8):529-532                                                                 (下转第1353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