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85
第41卷第9期 严海荣,严 苏,李 锐,等.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预测评分系统的研究[J].
2021年9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9):1348⁃1353 ·1351 ·
表2 EGC ESD术后发生DPPB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lated to DPPB after ESD for EGC
临床特征 回归系数 标准误 Wald值 P值 OR值(95%CI)
切除标本直径>4 cm 2.949 0.834 12.516 <0.001 19.091(3.726~97.819)
病理类型癌 0.255 0.717 00.127 0.722 01.291(0.317~5.262)
病灶直径>2 cm 0.313 0.590 00.282 0.596 01.368(0.430~4.350)
抗凝药和/或抗血小板药使用 1.674 0.848 03.901 0.048 05.334(1.013~28.088)
有纤维化 2.498 0.761 10.765 <0.001 12.163(2.735~54.102)
1.0 本研究中,DPPB组和非DPPB组在病灶直径方面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病灶直径非独立危险因素,与
0.8
上述研究报道有差异,可能原因是受样本量限制,存
在选择偏移,相信后续延长研究时间及增加样本量等
灵敏度 0.6 不断完善该研究,可能得到更有意义的结果。
0.4 本研究发现,DPPB组和非DPPB组在病灶病理
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并非独立危险因
0.2
素。Lim 等 [10] 研究表明,病理类型是 EGC ESD 术后
发生 DPPB 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一致。肿瘤微血
0
0 0.2 0.4 0.6 0.8 1.0 管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肿瘤
1-特异度
图1 评分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间质微血管密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11] 。
Figure 1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病理类型是癌的病灶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
scoring system 血管及腺体结构异型性更明显,肿瘤间质微血管密
度增高,因此ESD术后更易发生DPPB。
表3 296例EGC患者评分分组后ESD术后DPPB的分析 [12] [9] [8] [13]
Table 3 Analysis of DPPB after ESD in 296 patients with Toya等 、GUO等 、Yano等 、Nam等 、Tera⁃
EGC divided according to scores (n) saki 等 [14] 、Hamada 等 [15] 研究发现抗血栓治疗、切除
组别 无迟发性出血 有迟发性出血 标本直径大于 4 cm 是 EGC ESD 后发生 DPPB 的独
低危组(<2分) 192 02 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标本直径>4 cm、长期使用
高危组(≥2分) 085 17 抗凝药和/或抗血小板药的患者更容易出血,进一步
χ =27.208,P<0.001。 证实了既往研究。切除标本直径越大,所形成的创
2
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成 面面积及人工溃疡面积越大,黏膜下层所暴露的血
熟,临床普及度不断提高。日本胃癌协会(JGCA)在 管也就越丰富,发生血管损伤引起 DPPB 的可能性
第四版的胃癌治疗指南中,将ESD作为符合适应证 也就越大。窄带显像放大内镜(ME⁃NBI)联合靛胭
[2]
的EGC的一线治疗方案 。然而,ESD操作难度大, 脂化学染色能够有效确定 EGC 患者肿瘤与周围正
对内镜操作者技术要求比较高,术后容易出现出 常黏膜的分界线,在保证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减
[3]
血、穿孔、狭窄、菌血症等术后并发症 。其中DPPB 小创面,从而降低术后出血。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
是胃部ESD术后常见不良事件,不同研究报道的发 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ESD 后 DPPB,其原因可能是该
生率差异较大,为 1.8%~15.6% [4-8] ,本研究的 DPPB 类药物能直接损伤胃黏膜、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
率为 6.42%,在以往报道的范围内。DPPB 是胃部 前列腺素合成、延迟创面愈合等。Tomida 等 [16] 研
ESD 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内镜下止血失败则需 究发现,对于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围手术
要外科手术治疗,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 期改用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能降低胃 ESD 术后
者的医疗负担,耗费了医疗资源,因此,本研究对于预 DPPB风险。
防EGC ESD后DPPB的发生有临床实际意义。 在本研究中,病灶黏膜下层纤维化是EGC ESD
Guo 等 、Libanio 等 研究发现,病灶直径大于 术后 DPPB 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考虑如下原因:
[9]
[7]
2 cm 是 EGC ESD 术后发生 DPPB 的独立危险因素。 予病灶黏膜下注射后,病灶抬举困难,剥离时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