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50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3卷第7期
·1036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23年7月
·病例报告·
DYNC1H1新突变致显性遗传脊髓性肌萎缩伴轻度认知障碍
方珍香 ,朱 敏 ,宋建敏 ,汤 健 ,赵晓科 ,陆 芬 ,杜森杰 ,徐 红 1
1*
1
1
2
1
1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8
1 2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性肌萎缩症⁃下肢1型;SMALED1;DYNC1H1;精神发育迟缓
[中图分类号] R722.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4368(2023)07⁃1036⁃05
doi:10.7655/NYDXBNS2023072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性肌萎缩症⁃下肢 1 型 复科就诊。患儿系 G1P1,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
(spinalmuscularatrophy,lowerextremitypredominant⁃1, 3.5 kg,出生时无缺氧窒息病史,无新生儿黄疸病
SMALED1)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因DYNC1H1基因杂 史,围产期无特殊,母孕期无特殊。父母非近亲结
合性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10 年, 婚。母亲运动发育落后,4 岁能独走,走路不稳,呈
Harms等 [1-2] 根据染色体14q32连锁显性遗传与主要 鸭步。外祖母健在,运动发育落后,具体不详,目前
表现为下肢远端受累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特征, 走路不稳,呈鸭步。父亲及外祖父均体健。患儿入
提出了 SMALED1 的命名,并在随后的研究中鉴定 院时能短时独站,不能独走,扶走可见双足扁平外
了DYNC1H1基因杂合性突变为SMALED1的遗传性 翻,外旋。0~6 岁儿童 Gesell 发育诊断量表显示,大
病因。DYNC1H1 杂合性突变所导致的疾病具有较 运动11个月,精细动作18个月,适应性相当于18个
高的表型异质性,在儿科中所见除 SMALED1 相关 月,语言 15 个月,个人⁃社交 15 个月。查体:体重
的运动发育障碍外,还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缓、智 12.5 kg,头围48 cm,头颅形态正常,前囟已闭,双肺
力障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智力障碍13型,MDR13) 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肝脾
和周围神经元轴突退化的遗传性神经性肌萎缩病 肋下触及,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生理反射:膝腱
类型(CMT20)。因此,DYNC1H1 相关疾病的基因 反射未引出,原始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巴氏征未引
型⁃表型发现显得尤其重要。 出,四肢肌张力低下,内收肌角 160°,腘窝角 150°,
本研究报道了1个3代3例患者的SMALED1家 足背屈角70°,双下肢近端肌萎缩,与远端肌粗细接
系,其中先证者儿童期表现出包括 SMALED1 临床 近(图1)。患儿立位扶站能短时独站,不能独走,扶
特征在内的轻度全面发育迟缓(认知障碍),而另 走可见轻度屈髋、膝反张、双足扁平外翻、外旋。辅
2 例患者仅有运动功能受累。该临床表型变异的家 助检查: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主要
系表明了 SMALED1 的表型异质性,应引起相关专 累及双下肢,首先考虑脊髓前角细胞或根性损害,
业临床工作者的认识和重视。 运动神经轴索亦难排除)。完善头颅 MRI 平扫、脊
髓 MRI 未见异常。骨盆片正位片、普通脑电图、视
1 病例资料
听觉诱发电位未见异常。肝肾功能、肌酶谱、电解
患儿,男,2岁龄,因“发现运动发育落后6个月” 质、甲状腺功能均正常。遗传代谢病血筛查正常。
于 2020 年 12 月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本研究在征得患儿监护人
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401864);江苏
委员会批准(伦理号:202105049⁃1)后,责任护士做
省科教强卫青年人才(QNRC2016089);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
科 研 项 目(FYX201907);南 京 市 卫 健 委 一 般 性 课 题 好基因检测标本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健康宣
(YKK19108) 教,分别抽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 2 mL,置于乙二
∗ 胺四乙酸(EDTA)抗凝外周静脉抗凝管中。同时取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zhuzhujuly@n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