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67
第43卷第9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9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1245 ·
·临床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视网膜病变多模式影像学特征观察
曹 原,赵 玥,杨婷婷,姚 进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视网膜病变并总结其多模式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2月因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在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共 9 例 16 眼。患眼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底照相(fundus photography,FP)、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
graph,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查。结果:①视网膜血管炎表
现者1例2眼。眼底检查可见受累处视网膜静脉血管扩张,FFA 检查可见受累处静脉血管扩张迂曲,晚期荧光着染渗漏明显。
OCT检查可见外核层不规则片状高反射,椭圆体带反射缺失或不连续,在OCTA的En face图中呈不规则片状低反射区,血流图
可见视网膜血流密度降低。②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表现者5例9眼。眼底检查
见黄斑中心凹处暗红色病灶;自发荧光呈不规则片状低荧光;ICGA示黄斑区呈不规则片状低荧光并持续至晚期;OCT可见黄
斑区中心凹处椭圆体带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反射欠连续,视网膜外核层呈小片状高反射;En
face OCT 对应中层视网膜可见病灶区呈不规则片状高反射,对应外层视网膜可见椭圆体带缺失处呈不规则斑片状低反
射。③视神经视网膜炎表现者3例5眼。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境界不清,周围可散在棉绒斑。FFA可见视盘表面毛细血管
扩张,晚期呈弥漫性高荧光渗漏,视网膜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晚期着染渗漏,棉绒斑处呈遮蔽荧光;OCT显示视盘神经纤维层
增厚隆起。累及黄斑区可伴有黄斑水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视网膜病变影像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多表现为血管
炎症、神经组织受累、视神经炎、小血管闭塞等,通过多模式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且观察疾病转归。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视网膜病变;多模式影像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 R51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368(2023)09⁃1245⁃07
doi:10.7655/NYDXBNS2023090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文献,国内尚缺乏相关视网膜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报
冠状病毒 2 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 道。本研究拟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视网膜
na 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以呼吸系统受累 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加以总结,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
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其临床症 相关的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状轻重变化各异,从无症状感染、轻度上呼吸道感
1 对象和方法
染症状直至可以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
[2]
多器官功能障碍 。目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1.1 对象
遗体的视网膜中也已经检测出SARS⁃CoV⁃2的病毒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2月明确感染SARS⁃
[3]
颗粒 ,最近的动物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 SARS⁃ CoV⁃2并2周内发生视力下降后于南京医科大学附
CoV⁃2可能通过三叉神经和视神经向视网膜浸润迁 属眼科医院就诊、经门诊医生检查确认发生眼底病变
移,并且引发小鼠视网膜的明显炎症和水肿 。临 的患者,共9例16眼,其中,男2例4眼,女7例12眼。
[4]
床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眼部疾病多以结膜、角膜 患者年龄24~46岁,中位年龄31岁。
及视网膜的病变为主要表现。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 纳入标准:参考国外既往系列案例报道的相关
毒感染引起视网膜改变的研究与报道多见于国外 文献 [5-6] ,设定了如下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平素体
健;②发病前2周内均有经过SARS⁃CoV⁃2核酸检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1107) 或抗原检测后确认的阳性病史和症状;③发病前既
∗ 往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ryaoj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