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85
第43卷第9期 陶 正,韩祥磊,杨洪斌,等.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对比分析[J].
2023年9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3(9):1261-1264 ·1263 ·
表2 高原组和平原组患者检查指标对比
指标 高原组(n=25) 平原组(n=35) t值/U值 P值
红细胞(×10 个/L,x ± s) 5.71 ± 0.41 5.41 ± 0.31 3.04 0.004
12
血红蛋白(g/L,x ± s) .169 ± 10.0 153 ± 900 24.64 <0.001
血小板[×10 个/L,M(P25,P75 )] 197(164,238) 215(179,246) 27 152.00 <0.001
9
白细胞[×10 个/L,M(P25,P75 )] 6.3(5.3,7.4) 6.4(5.1,7.9) 45 329.00 0.076
9
肝功能(U/L,x ± s) 26.21 0.56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54.18 ± 31.50 58.21 ± 31.5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6.45 ± 19.75 37.12 ± 22.43
肾功能 13.52 0.654
肌酐(μmol/L,x ± s) 61.34 ± 10.43 68.98 ± 8.360
尿素氮(mmol/L,x ± s) 4.92 ± 1.56 5.22 ± 2.01
心电图有无异常[n(%)] 10.66 0.936
有 04(16.0) 07(20.0)
无 21(84.0) 28(80.0)
表3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 成气胸。依照上述学说,能引起肺泡内压力增高或
高原组 平原组 肺泡结构破坏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纵隔气肿的发
临床资料 t值 P值
(n=25) (n=35) 生发展,如肺气肿、严重咳嗽、肺纤维化和细支气管
咳嗽[n(%)] 05(20.0) 06(17.1) 1.98 0.238 炎症感染等。高原地区气压低、含氧量低,机体代
胸痛[n(%)] 18(72.0) 20(57.1) 2.62 0.129
偿性的呼吸加深加快,需要吸收更多的氧气以增加
胸闷(呼吸困难)[n(%)] 17(68.0) 15(42.9) 3.21 0.015
肺通气量,过度通气会导致肺泡压增大,甚至有肺
颈部皮下气肿[n(%)] 15(60.0) 10(28.6) 6.08 0.004
[7]
发热[n(%)] 03(12.0) 03(8.6) 1.92 0.305 泡破裂的风险 。另外两种纵隔气肿产生的机制:①
产气微生物感染纵隔区域,产生气体;②皮肤、食管及
1周后存在症状体征[n(%)] 21(84.0) 17(48.6) 5.05 0.024
2周后存在症状体征[n(%)] 10(40.0) 04(11.4) 7.29 0.001 支气管黏膜屏障破裂,外界空气进入纵隔 [8-9] 。 高原
3周后存在症状体征[n(%)] 04(16.0) 00(0) 7.96 0.001 地区气候干燥,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是否存在
4周后存在症状体征[n(%)] 00(0)0. 00(0) 0.32 0.999 影响,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住院天数(d,x ± s) 11.31±1.54 6.4±1.23 6.95 0.001 纵隔气肿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空气在纵隔
复发[n(%)] 00(0)0. 00(0) 0.12 0.999 的部位、体积、气体形成的速度及对心肺循环产生
影响的程度 [10] 。本研究中,患者出现的症状有咳
高原组
平原组
存在症状体征比例 ( % ) 80 (n=25) P=0.028 报道纵隔气肿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皮下气肿及呼
嗽、胸痛、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文献
100
(n=35)
60
吸困难,被称为三联症。典型体征是颈部及胸部皮
40
[11]
。但是,气胸或腹部
下气肿,触诊皮肤有握雪感
20
0
1周 2周 3周 4周 肠管破裂或颈部食管黏膜破裂时也可以出现皮下
图2 高原组与平原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气肿 [12] 。所以纵隔气肿的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
性,需要辅助检查来确诊及鉴别诊断。胸部 X 线检
隔气肿病例数有所提升。 查可以观察到纵隔变宽及纵隔内不规则长条形透
目前关于自发性纵隔气肿的病因尚不明确,其 亮影,向下可蔓延至心脏大血管,向上可蔓延至颈
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中,最被认可和接受的学说 根部甚至颏下。但是 X 线缺乏敏感性,如纵隔气肿
[13]
是 Macklin 效应 :肺泡内压力改变,气体沿着结缔 量不多时有 30%的漏诊率 。因此,临床多会选择
[6]
组织和血管鞘逸出到肺间质,随着压力差,再由肺 密度及分辨率好、组织无重叠的高分辩CT进行诊断,
间质从支气管鞘或血管鞘流向纵隔,出现纵隔气 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控制原发疾病是治疗纵隔
[11]
肿;若纵隔内压力升高,气体可蔓延至颈部和躯干 气肿的核心 。本研究的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无明
[14]
皮下组织区域形成皮下气肿,另外气体可进入胸腔形 确致病因素,多发生于年轻患者,具有自限性,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