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36

第44卷第1期
               · 30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4年1月


                     A                                                B
                                3
                          4
                                      2
                                                               -2
                                                         -1
                                             1
                                                   0
                       1×10 CFU 1×10 CFU 1×10 CFU 1×10 CFU 1×10 CFU1×10 CFU1×10 CFU
                                                                                   Probit regression
                                                                        120
                                                                       ( % )  100
                                                                         80
                                                                       Positive reaction  60
                                                                         40
                     C                                                   20
                                                                          0
                                      2
                                3
                          4
                                                         -1
                                                               -2
                                             1
                                                   0
                       1×10 CFU 1×10 CFU 1×10 CFU 1×10 CFU 1×10 CFU1×10 CFU1×10 CFU  1×10 1×10 -1  1  10  1×10 1×10 1×10 4
                                                                                               2
                                                                              -2
                                                                                                   3
                                                                              Template amounts(CFU/reaction)
                 A:The sensitivity of RPA⁃LFS system was measured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MA genomes. B:The LOD of the RPA⁃LFS was estimated
              with a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by SPSS,the horizontal dashed line represents 95% detection limit. C:Human genomic DNA was added in the RPA⁃LFS
              system to determine anti⁃interference capacity of the RPA⁃LFS assay.
                                                 图5 RPA⁃LFS检测的灵敏度分析
                                            Figure 5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PA⁃LFS assay


              速检测,也拓宽了RPA⁃LFS的应用范围。                             到检测的特异性,这种错配不可避免。通过优化反
                  SMA 常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                        应时间和温度,确定了RPA⁃LFS体系的最佳反应条
              曼不动杆菌等混合生长 ,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                            件为37 ℃,扩增时间为8 min。根据probit回归分析,
                                   [1]
              技术对于鉴定 SMA 具有一定挑战性。PCR 技术快                        确定该体系检测 SMA 的最低检出限为 1.107 CFU,
              速准确、灵敏度高,但该方法需要复杂的反应仪器                            且灵敏度不受其他物种基因组干预。通过对108例
              且用时较长,不适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17] 。  临床来源的微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验证临床适用
              相比其他分子扩增技术,RPA可在较低的温度中进                           性,我们建立的 RPA⁃LFS 方法与 qPCR 检测结果相
              行,不依赖于仪器的精准温控,有利于 POCT 的发                         符,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反应时间的缩短、检测设
              展 [8] 。将 RPA 技术与 LFS 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                   备的简易,以及碱基错配位点的引入,RPA⁃LFS 体
              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靶基因的快速可视化检测。在                             系的灵敏度略低于 qPCR 检测法             [16] 。与传统的“金
              RPA⁃LFS 反应过程中,DNA 聚合酶从上游引物的                       标准”生化培养法相比,RPA⁃LFS 较为灵敏且不需
              3′端开始移位以产生较小的扩增子,从断裂探针                            要经过纯化步骤,大大缩短检测时间,两种检测方
              的 3′端开始移位产生双标记扩增子(主要扩增子),                         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9.07%,kappa指数值为0.971 8,
              用于下游试纸条的“三明治”检测 。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
                                           [18]
                  本研究根据 SMA 特异性序列(NC_010943.1)                  一致性。22例均被定义为SMA阳性的样本,其患者
              设计引物和探针。该基因序列由 Fraser 等                  [16] 于   临床诊断为SMA感染,经抗菌药物治疗后康复。其

              2019 年首次鉴定为 SMA 的保守序列,可用于 SMA                     中不一致的1例样本被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定义为
              的鉴定。在设计探针过程中,发现下游引物和探针                            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于痰液,其误差原因可能为技
              产生的引物二聚体会导致假阳性信号的发生,因此                            术人员在分离纯化时操作失误。由于非无菌部位
              本研究引入碱基错配以避免假阳性信号。文献报                             标本常常有多种细菌生长,即使看似较纯的菌落,
              道,RPA 反应可允许少许错配碱基的引入                  [19] ,但要    下面也有可能掩盖不易觉察的小菌落。该患者在
              避免在 3′端引入错配。在引入错配碱基后,本研                           治疗过程中,重新采取痰液并分离纯化,经全自动
              究建立了适用于特异性检验SMA的引物⁃探针序列                           微生物鉴定仪检测,确诊感染 SMA。因此,实验人
              F/R/P。值得注意的是,扩增效率及扩增产物检测效                         员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动手操作时也要刻画入微,
              能在理论上逊色于错配前的引物探针组合,但考虑                            避免误差。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