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82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期 总第105期
                                                  南
             · 380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1年8月
                                            Journal
             行的分别是医保总额预付和医保总额控制,导致                                  四、医联体建设体系研究建议与结论
             大医院在医保额度用完后不愿接受上转的患者,
             社区医院也不愿接受下转患者,双向转诊无法实                                 (一)信息化互联
             现 [3] 。另外,物价收费与医院等级挂钩,医联体内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建立医联
             不同层级医院收费项目不统一,上述因素阻碍了                             体内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医联体内医院信息共享,
             双向转诊的进展。                                          构建医联体数据管理系统,在国家分级诊疗背景
                 (二)医联体内部缺乏协调                                  下,为加强医联体质量建设,创新数据管理模式。
                 由于医疗服务不同质、医保制度不配套等问                           一是创建医联体医疗信息上报渠道,建立医联体医
             题,分级诊疗工作尚停留在探索阶段。虽组建医联                            疗管理大数据;二是实现医联体数据长期有效的管
             体模式初见成效,但医联体内部并没有做到资源共                            理,形成紧密型医联体同质化、一体化,松散型医联
             享、信息互联、人员调配、同质服务,未能有序引导                           体同步发展,远程医疗合作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利
             患者流动。江苏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 150 余                         用信息化手断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各级各类医疗单
             家,基层医院的医疗需求趋向多元化,各医联体单                            位的互联互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无缝对接
             位的诉求不能充分满足。                                       的连续性诊疗服务。依托互联网,实现医联体内电
                 (三)双向转诊不畅通                                    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共享;形成互联网医
                 双向转诊是医联体实现分工协作、分级诊疗                           院间的急救医疗信息网络,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提
             的重要体现      [4] 。现行的医联体内各机构间尚无明                    高抢救成功率;构建远程会诊、检验、心电诊断、影
             确的转诊标准,是否转诊主要取决于医生的临床                             像诊断、病理诊断、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经验,但医生的诊疗水平不同,疾病也存在个体差                            建设互联网医院,面向群众提供互联网家庭医生服
             异,各级医疗机构无法确保转诊患者的同质性,因                            务,常见病、慢性病随访及复诊服务,公共卫生、医
             此为了避免医疗风险大多倾向于不转诊。此外,                             疗知识科普,药品配送等便捷性服务。
             医联体内转诊流程设置欠合理,上转容易下转难,                                (二)精准化供给
             并且目前还出现了下级医院不愿意接收转诊患者                                  发挥紧密型医联体中三级公立医院的资源优
             的新问题    [5] 。                                     势,充分把握下级医疗机构服务区域的卫生服务需
                 (四)信息化建设不完备                                   求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及短板,精准发挥“传帮
                 医疗信息沟通不当或缺乏沟通是引发风险最                           带”作用,特别是引导人力资源积极下沉,推进医联
             为主要的潜在因素 。医联体内信息涉及内容多,                            体内人才流动,实行双兼制,强化医院管理职能,优
                              [6]
                                                                              [7]
             各信息间彼此联系、错综复杂;医疗对象个体差异                            化卫生资源配置 。一是遴选合适的院级领导或职
             大,医生的诊疗水平、诊疗思路各不相同,对标准和                           能部门负责人对医联体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指导管
             规范的掌握和认识也不同;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                            理、人员培训及科研合作等,在人力资源配置、投入
             设标准、水平不一。 因此医联体内信息化建设不完                           等方面帮助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保障医联体
             备、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医疗信息沟通不畅。                               内一体化医疗的持续运行。二是选派适宜的临床
                 (五)依法执业困境                                     科室医生派驻医联体医院相关科室担任科主任,提
                 在依法执业管理实践中,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                          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
             的资质、执业管理关键点,在于医疗机构资质、诊疗                           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强化基
             科目资质与医务人员资质是否齐备并相互匹配,尤                            层医疗机构“守门人”作用,切实构建畅通的分级诊
             其是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与医师执业范围是否齐备                             疗格局。
             并匹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三)同质化管理
             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医联体(包括跨区域医                                医疗机构间的协同质量决定医联体的服务质
             联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的医                            量。医联体主体单位要提供技术指导和先进技术
             疗机构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                            下沉,通过建立协同质量评价机制对医联体的服务
             备案手续。但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只能解决坐诊                             质量进行评价,进而为医联体的质量管理提供决策
             问题,涉及医联体内医生手术、限制类技术开展等,                           参考。给各层级医疗机构建立共同的内部组织框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多机构备案、限制类技术备                            架和管理运行机制,包括风险共担、收益同享的制
             案。同时由于医联体内不同层级的医院级别不一                             约机制以及奖惩措施和质量考核办法。医联体内
             样,推进医联体内人才流动,人力资源积极下沉及                            部信息共享和标准化管理,医联体的标准化主要有
             上转存在较大阻力及风险。医联体内依法执业迫                             信息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根本体现就是医疗质量
             切需要解决机构、人员、技术三大问题。                                标准化。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健全的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