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07

南
             第5期 总第106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0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513  ·
                                            Journal
             为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诚信教育中
             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使其                            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要求。
             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加强主体性培育的现
                 在教育领域,对主体性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                          实需要
             的理念,即:将人作为教育的中心,充分发挥受教育                                一方面,诚信教育中加强主体性培育与大学生
             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处于心理发展过渡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主体性培育这                           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和
             一热点问题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主                          主体性意识,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注重自
             客体关系的讨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谁是主体的讨                            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进行较深刻的自我反
                                       [6]
             论、主体性培育实践三个阶段 ,克服和扬弃了“主客                          省。主体性培育关注大学生作为诚信教育主体的
             二分”和“主体中心”两种观点 ,并最终在总结先前                          特征和需求,注重大学生的感受,具有较强的吸引
                                       [7]
             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                           力和亲和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成熟,使其在理
             统一”的理论。这一理论由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                        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体自我与社会自我上展现出
             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正式提出,强调                           矛盾性,导致了大学生的自负心理、虚荣心强和自
             了主体性培育在新时代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同                            我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在这些心理的驱使下
             时,提升主体性培育的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                          做出失信行为。大学生诚信观的培养,需要在教师
             个性发展,培育“完整的人”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立                          的帮助下进行,通过主体性培育激励和引导大学生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并
                                       [7]
                 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                          将诚信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以诚信的标准要求
             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可以为诚信教育提                             自己。
             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另一方面,诚信教育中加强主体性培育与诚信
             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                            品质的内在要求相符合。首先,从诚信的本质看,
             统一”“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研究,发                           诚信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体现了人的主
                               [8]
             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是当前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                           体性,它是从人的思想中内在生成并体现于言行举
             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诚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止各个方面的。其次,从诚信的运行机制看,外在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突出主体性培育具有重要意                             因素可以为诚信的行为提供规范和要求,并对失信
             义。首先,对学生主体和主体性的深入研究,有助                            行为进行监管和惩戒,但更重要的是主体内在的自
             于加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理解,把握学生认知规                            律和“慎独”,即使处于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
             律和接受特点,使得诚信教育更深入学生内心,更                            以诚信要求自己,才真正拥有了诚信的品质。最
             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其次,在大                            后,从诚信的培养看,诚信的主体性特征决定了诚
             学生诚信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                            信品质的培养以主体自我约束的道德内化过程为
             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                            核心,诚信教育既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领,
             积极性,自觉接受诚信价值观的指引,在日常生活                            更需要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理解,并进一步在道
             中以诚信的要求进行自律。再次,在诚信教育中突                            德层面自我要求、自我塑造和提升。因此,大学生
             出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不仅能够使学生从理论                            诚信教育与主体性培育息息相关,需要主体性理论
             上接受诚信观念和诚信价值,更能使这些诚信意识                            的指导。
             有效转化为诚信行为,让学生主动遵守诚信。最                                 (二)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诚信观存在的问题
             后,在主体性培育中尊重学生、师生互动等方式,有                                首先,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促进教育者与受教                             塑造期,心智未完全成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沾染
             育者相互关系的良性发展,使诚信教育更贴近学生                            社会不良风气。社会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重视
             生活,更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现实需要,从而                            利益而忽视道德等倾向催生了大学生功利性的心
             进一步提升诚信教育的效果。                                     态,这些学生对诚信的认识逐渐出现偏差,对失信
                                                               行为“持观望态度,不以为然,甚至表示理解”。一
             二、主体性视角下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审视
                                                               项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显示,仅 38.4%的学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基于大学生的学习阶段和                           生认为在考试中发现作弊必须立即制止,43.5%的
             心理特征,针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                            学生认为网络交往中的失信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9]
             诚信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并做出                            38.5%的学生轻诺他人却无法兑现 。其次,大学生
             诚信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加强主体性培育,是                            缺乏理智和自我约束能力,往往为了虚荣心做出失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