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23
南
第2期 总第109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117 ·
Journal
结合,导致社区医养结合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需 合机构费用没有显著差异 [11] 。另一方面,缺少反馈
求不足的原因也可解构为两方面。 信息激励。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开办时间普遍较短,
1. 缺乏心理认同 参与人数较少,满意度反馈不足,加之老年人获取
首先,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一般为家庭式养 信息途径单一,主要来源于人际间信息传播,导致
老,依托于代际关系,由子女或其他直系亲属负责 决定是否参与时缺乏动力。
老年人日常赡养工作,机构养老意识尚未在老年群
三、基于“控制阀门”理论提高社区医养结合
体形成广泛的传播,导致部分老年人对参加养老机
绩效的政策建议
构存在排斥心理。其次,社区医养结合机构规模一
般较小,专业性不足,日常的医疗服务也主要依托 “控制阀门”理论将社区医养结合系统视为一
于与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社区医院或诊所 [17-18] ,居 个有机运作的整体,将影响因素看作系统线路上关
民对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医疗保健水平、照护能力、 键的控制阀门,不计阀门间的先后顺序,任一控制
服务专业性存有怀疑,对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 阀门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本文
力不信任,致使有需求的老年群体存在趋高心理, 将社区医养结合推行困难诊断树模型推断出的原
从而被更高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吸引。 因,利用筹资、支付、组织、行为和规制五个控制阀
2. 缺乏行为激励 门进行总结概括,并以此为依据寻求最优策略,确
一方面,参与社区医养结合缺乏经济上的激励 保每个阀门的通畅,达到系统最优状态 [19] ,从而优
措施。目前社区医养结合机构资金来源单一,主要 化社区医养结合系统的供给和需求,最终改善服务
来自参与者的自付费用。老年人参加社区医养结 质量,提高满意度、参与度,以实现社区医养结合系
合机构的费用与参加大型医疗机构举办的医养结 统整体绩效的改善(图2)。
职业前景 政策制定
筹资结构 长护保险 民众认知
医养结合系统
薪酬待遇 信息平台 优化策略
筹资 支付 组织 行为 规制
成本壁垒 医保政策 教学模式 激励举措 管理体制
图2 社区医养结合控制阀门模型
(一)筹资:创新筹资方式 (二)支付:改革支付手段
从筹资控制阀门入手,创建稳定、多元和可持 从支付控制阀门入手,优化费用支付结构,建
续的筹资模式是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顺利推行 立规范、良性的支付体系,是社区医养结合事业可
的首要条件。首先,应尽快落实与社区医养结合相 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需要结合社区老年人消费
关的配套政策,增加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财 能力以及医养结合机构的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费
政保障力度。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如社区医养结合 用支付标准。其次要将参加社区医养结合老年群
专项发展基金、养老机构发展建设基金等,力求做 体的个人自付费用部分转嫁到养老保险支付,通过
到专款专用,以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 政策引导,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健康险、人寿险外,
次,可将社区医养结合资金筹集与慈善事业相结 开发设计与社区医养结合相吻合的商业长期护理
合,从而丰富筹资来源,如开展慈善捐助、纳入彩票 险种,并积极推动社区医养结合机构的参与,发挥
公益金、鼓励社会公益组织投入、发动社会众筹 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从而减轻老年人参与
等。最后,应鼓励和引导多元资金流入,拓宽筹资 社区医养结合的资金负担 [20] 。最后可进一步完善
渠道。大力动员社会资本,如国有资本、集体企业、 医保补偿机制,扩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护
民营企业等参与社区医养结合事业,政府则在政策 理支付范畴,并积极探索针对老年群体的基本医
上给予适当支持,如减免税费、简化申办流程、开拓 疗服务包。且补偿机制应向失能、低收入老年人
银行信贷渠道提供贷款支持等,以此提升社会资本 等困难人群倾斜,如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标
参与的积极性。 准、增加服务报销范围等,从而搭建完善的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