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43
第6期 总第113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
2022年12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561 ·
Journal
续表
人际交往情况 11.208 0.001
是 4 798(66.5) 1 201(25.0) 3 597(75.0)
否 2 414(33.5) 693(28.7) 1 721(71.3)
吸烟情况 8.107 0.004
是 1 037(14.4) 235(22.7) 802(77.3)
否 6 175(85.6) 1 659(26.9) 4 516(73.1)
饮酒情况 20.415 <0.001
是 1 045(14.5) 215(20.6) 830(79.4)
否 6 167(85.5) 1 679(27.2) 4 488(72.8)
健身锻炼情况 89.213 <0.001
是 2 667(37.0) 530(19.9) 2 137(80.1)
否 4 545(63.0) 1 364(30.0) 3 181(70.0)
社区提供起居照料服务 0.398 0.528
有 778(10.8) 197(25.3) 581(74.7)
无 6 434(89.2) 1 697(26.4) 4 737(73.6)
社区提供上门看病送药服务 2.826 0.093
有 2 536(35.2) 636(25.1) 1 900(74.9)
无 4 676(64.8) 1 258(26.9) 3 418(73.1)
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5.629 0.018
有 1 096(15.2) 256(23.4) 840(76.6)
无 6 116(84.8) 1 638(26.8) 4 478(73.2)
社区组织社会和娱乐活动 0.011 0.917
有 1 777(24.6) 465(26.2) 1 312(73.8)
无 5 435(75.4) 1 429(26.3) 4 006(73.7)
社区提供保健知识 1.015 0.314
有 3 186(44.2) 818(25.7) 2 386(74.3)
无 4 026(55.8) 1 076(26.7) 2 950(73.3)
[17]
(四)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查数据(24.78%) 报告的结果较为接近。研究表
以“老年慢性病人群是否觉得孤独”作为因变 明,老年群体容易感到孤独的比例为9%~10%,而65
量,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达到16% [18] 。研
Logistic 回归模型。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最大值为 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调查对象的基本特
1.718,远小于 10,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 征不同以及对孤独感的衡量标准不同。但总体而
性。结果表明(表3),自评健康一般及以下、日常活动 言,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较容易感到孤独。
能力受到限制、患病数量≥3 种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 (二)人口社会学特征显著影响老年慢性病人
独感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 群的孤独感
上、与家人同住、有配偶、生活富裕、信任周围人、平时 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是孤
有人聊天、进行健身锻炼、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是 独感的保护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
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保护因素(P<0.05)。 老人社交网络越广,参加社交活动可以避免孤独。
经济状况不好的老人可能难以承受较高的疾病经
三、讨 论
济负担,产生孤独情绪。一人独居的老人孤独感显
本研究基于2018年CLHLS项目数据,通过卡方 著高于与他人同住的老人,无配偶的老人孤独感高
检验、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从人口社会学特征、健 于有配偶的老人,这表明配偶作为一种有力的社会
康状况、家庭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社区养老服务供 支持,有助于降低老人的孤独感 [19] 。
给五个不同维度分析了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孤独感 (三)健康状况、家庭社会关系影响老年慢性病
及其影响因素。 人群的孤独感
(一)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较高 健康状况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
本研究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为 越差的老人,孤独感的发生风险越高。本研究中自
26.3%,高于北京市老年人(19.3%) ,低于徐州市 评健康状况、最近 6 个月日常活动能力是否受到限
[15]
老年人(47.52%) ,与 2014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 制、患病数量对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影响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