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南京医科大学自然科学版第1期
P. 152

第41卷第1期
               ·146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1年1月


              胃肠道和肝脏相关的 irAE 发生在治疗后的 6~7周;                      有免疫原性的新抗原。但是,基因突变而形成新抗
              内分泌相关不良事件平均发生在治疗后的9周,有的                           原仍然是一项概率事件,该事件无法保证肿瘤细胞
              免疫异常反应甚至在接受免疫治疗 1 年后才会发                           中发生突变的蛋白可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形成新
              生。所以适时必要的检查是极其重要的。                                抗原。
                  其次,作为主要针对免疫系统的治疗药物,临                               就目前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泌尿系统肿
              床上合并免疫功能异常疾病的肿瘤患者很有可能                             瘤领域前景广阔,发展迅猛,多种 PD⁃1/PD⁃L1 抑制
              不适用这类药物        [43] 。事实上,在临床试验当中,诸                剂已获批用于尿路上皮癌的一线及二线治疗。近
              如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甚至艾                           年来不断有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研发并批准
              滋病、丙肝、乙肝患者,以及需要口服激素维持治疗                           应用于临床治疗,如今更是从单药治疗发展到免疫
              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外。这类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                             靶向联合治疗       [47] 。在一些临床试验中        [18-21] ,免疫检
              时加重的风险在30%以上,早期的干预处理仍然可                           查点抑制剂已显示出长期持久的反应和可耐受的
              以控制PD⁃1/ PD⁃L1抑制剂所引起的免疫相关性不                       安全性。然而,70%~80%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
              良反应。而在疗效应用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                            制仍然没有反应。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免疫检查
              这类患者仍然有效。因此,这类患者在使用时医生                            点抑制剂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例如细胞毒性化学
              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其合并疾病的症状有                            疗法或不同的治疗靶标)相结合的方法,以加强免
              潜在的加重风险。                                          疫疗法的效果。同时需要对 PD⁃1/PD⁃L1 抑制剂进
                  最后,目前仍没有前瞻性数据来指导最佳的免                          行更长临床随访的其他临床试验来确定其在一线
              疫抑制治疗方案,因此存在临床上应用混乱的情                             治疗中局部晚期和mUC治疗中的作用,并确定其在
              况,包括缺乏临床应用规范,用药方法不一致(术前                           新辅助治疗和/或辅助治疗中的潜力。最后,用特定
              术后)、是否联合用药。建议遵从根据公认的临床                            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治疗反应并没有普遍共识,仍然
              经验而制定的指导方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不                             是在实际临床实践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主
              同疾病中的应用和新的联合使用方法的临床经验,将                           要限制。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存在将使得能够在
              完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置。2017 年                          预期的应答者中选择性地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
              11 月 21 日,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旗下杂志《癌                    剂。然而,重复、低效、过时的临床试验设计并不少
              症免疫疗法》在线刊登了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                            见,临床试验患者志愿者招募率的显著下降也令人担
              癌症治疗中的毒性管理建议,即《免疫检查点抑制                            忧。由于患者志愿者数量有限,因此在肿瘤免疫治
              剂相关毒性管理共识建议》 ,对临床医生使用免                            疗领域,应将资源优先分配给创新型PD⁃1/PD⁃L1及
                                       [44]
              疫检查点抑制剂有着极大参考意义,为取得这种有                            CTLA⁃4研究,通过额外的支持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来
              前景的治疗方法的全部治疗潜力提供了机遇。                              找出和验证可用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6  总结与展望
                                                                [1] CHEN W,ZHENG R,BAADE P D,et al. Cancer statis⁃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一类可以用来反映                          tics in China,2015[J]. CA Cancer J Clin,2016,66(2):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发生或                                115-132
              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其指标的变化可以用                            [2]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Immunotherapy to
              来识别人群中免疫治疗应答的人群。生物标志物在                                 treat cancer[EB/OL].(2018 ⁃ 05 ⁃ 24)[2020 ⁃ 12 ⁃ 08].
              泌尿系统肿瘤的应用正逐渐向单个生物标志物                        [45]       http://www.cancer. gov/about ⁃ cancer/treatment/types/im⁃
             (如PD⁃L1、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表                              munotherapy
                                                                [3] COULIE P G,HANAGIRI T,TAKENOYAMA M. From
              达谱、固有基因亚群、PD⁃L2、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向
                                                                     tumor antigens to immunotherapy[J]. Int J Clin Oncol,
              多重生物标志物组合 (如突变负荷、PD⁃L1 表达、
                                 [46]
                                                                     2001,6(4):163-170
              CD8 T 细胞密度)转变。但目前临床上许多生物标
                  +
                                                                [4] VAN DER BRUGGEN P,ZHANG Y,CHAUX P,et al.
              志物与应答的相关性仍待考证,同时检测肿瘤新抗                                 Tumor ⁃ specific shared antigenic peptides recognized by
              原仍然有许多技术上的限制。事实上,我们常使用                                 human T cells[J]. Immunol Rev,2002,188:51-64
              基因突变负荷作为肿瘤新抗原检测的替代标志                              [5] ZLOZA A,KAROLINA PALUCKA A,COUSSENS L M,
              物。越多的肿瘤基因突变,意味着越有可能产生具                                 et al. Workshop on challenges,insights,and future direc⁃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