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85
第41卷第2期 张黎蕾,夏永泉,王 贤,等. 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对预后的影响[J].
2021年2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02):234-237 ·235 ·
员 50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 胞计数采用美国 BD 公司 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
(52.2±13.9)岁(35~72 岁)。死亡组、存活组和对照 及配套的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CD4 /CD8 由计算得
+
+
组比较,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 出。CRP 检测采用 Beckman Coulter AU5421 全自动
(P > 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 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PT、APTT、FIB、D⁃D 、AT⁃
合 2016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成 III 检测使用全自动血液凝固仪 CS⁃5100 与配套试
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中 剂。PCT测定采用COBAS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及配
[3]
的 SP 诊断标准 ;②临床资料完善者。排除标准:① 套试剂。以上所有的检测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血 1.3 统计学方法
液系统疾病者;④患有严重肝病、肾病、心脏病者;⑤ 所有数据用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
活动性肺结核;⑥入院24 h内死亡者。本研究经医院 以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χ)检验。
2
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患者知情同意。 计量资料均符合或近似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
1.2 方法 (x ± 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收集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后首次实验室检查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
数据,包括血常规项目(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 计学意义。
数、淋巴细胞计数);生化(CRP 、PCT);流式细胞检
2 结 果
测(mHLA⁃DR、CD3 、CD4 、CD8 、CD4 /CD8 );凝血
+
+
+
+
+
常规(PT、APTT、FIB、D⁃D 、AT⁃Ⅲ)。 2.1 炎症指标比较
收集健康体检人员血清2 mL、乙二胺四乙酸二 各组的炎症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通过方差分
钾(EDTA⁃K2)抗凝血浆 2 mL、枸橼酸钠抗凝血浆 析,3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
2 mL,并完成本研究项目的检测。 数、NLR、CRP、PCT 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 0.05)。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检测采用日本 Sysmex 公司 XE⁃5000 全自动血细胞 均有显著差异(P < 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
分析仪及配套试剂;NLR由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 亡组 NLR、CRP、PCT 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
胞计数计算得出。mHLA⁃DR、CD3 、CD4 、CD8 T细 统计学意义(P < 0.05)。
+
+
+
表1 各组炎症指标比较 (x ± 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 /L)中性粒细胞计数(×10 /L)淋巴细胞计数(×10 /L) NLR CRP(mg/L) PCT(μg/L)
9
9
9
*#
*#
死亡组 40 11.93 ± 7.89 * 9.01 ± 5.24 * 0.58 ± 0.33 * 15.14 ± 8.27 125.06 ± 60.38 9.54 ± 4.12 *#
*#
*
存活组 73 10.62 ± 6.54 * 8.76 ± 4.71 * 0.72 ± 0.39 * 09.06 ± 5.49 073.98 ± 37.28 3.29 ± 2.16 *
* * * *#
对照组 50 06.37 ± 2.24 4.09 ± 1.65 1.83 ± 0.67 01.54 ± 0.63 003.37 ± 1.46 0.28 ± 0.13
F值 6.794 <7.892 8.150 18.651 38.372 4.713
P值 0.002 <0.001 0.001 <0.001 <0.001 0.012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与存活组比较,P < 0.05。
#
*
2.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比均有显著差异(P < 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
各组的免疫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通过方差分 死亡组 AT⁃Ⅲ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D⁃D 水平显著
析,3 组 CD3 、CD4 、CD8 T 细胞计数、CD4 /CD8 、 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
+
+
+
mHLA⁃DR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5)。存活
3 讨 论
组和死亡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
异(P < 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 CD3 、 过度炎症反应在SP发生、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
+
CD4 、CD8 T 细胞计数、mHLA⁃DR 水平显著低于存 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最
[8]
+
+
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先到达肺部,活化后的中性粒细胞介导吞噬作用杀
2.3 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死入侵病原体,释放大量参与抗菌的细胞因子。中
各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见表3。通过方 性粒细胞的抗炎作用是把双刃剑,如果过度激活就
差分析,3 组 FIB 、D⁃D、AT⁃Ⅲ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 会导致有害物质如蛋白酶、多肽、活性氧等释放,同
异(P < 0.05);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 时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K 细胞等参与免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