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80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1卷第3期
               ·386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21年3月


             ·临床研究·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及临床价值



              文   汉,叶 琨,钱        波,孔令尚,万圣云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目的:探究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
              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开腹手术确诊发生肠坏死患者15例、无
              肠坏死患者3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
              析预测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继发肠坏死的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pH值<7.35、B超或CT提示肠壁血流信号
              变化异常、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升高、D⁃二聚
              体升高是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P < 0.05)。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WBC、D⁃二聚体预测肠
              坏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0、0.700,具有一定预测准确性;两项联合AUC为0.852,预测准确性较高。以
              ROC曲线靠左上方约登指数的最大切点作为最佳临界值,WBC为15.47×10 个/mL,D⁃二聚体为3.96 μg/mL。该点预测的灵敏
                                                                        9
              度、特异度:WBC 为 66.7%、75.7%,D⁃二聚体为 86.7%、54.1%,两项联合为 86.7%、78.4%,提示两项联合可提高预测能力。结
              论:对于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当血pH值<7.35、B超或CT提示肠壁血流信号变化异常、有SIRS时,应警惕肠坏死的发
              生,WBC>15.47×10 个/L、D⁃二聚体水平>3.96 μg/mL亦可作为辅助性预测因素。
                            9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肠坏死;预测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5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368(2021)03⁃386⁃05
              doi:10.7655/NYDXBNS20210313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                           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52例
              肠壁血液灌注丧失或减少,致使肠管运动功能障碍                            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主述腹部绞痛、恶
              的综合征,主要包括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                            心、呕吐等症状;②腹盆腔增强CT、血管彩超等检查
              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夹层。该病起病隐匿,早期                            提示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③经病理证实为肠系
              无特异性症状体征,诊断困难且误诊率高,未及时                            膜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夹
              发现和治疗干预常可继发肠坏死,影响预后,增加                            层;④均接受血乳酸脱氢酶、血肌酐、血 pH 值等本
                    [1]
              病死率 。有关文献报道,尽管该病诊治技术不断                            研究相关实验指标的检测;⑤手术前 3 d 内接受本
                                      [2]
              进步,但病死率仍高达60% 。因此,早期预测肠坏                          研究相关所有指标的检查。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
              死并积极治疗干预,将有助于缩小肠管坏死范围,                            肿瘤;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血液系统疾病;④入院
              减轻全身性感染,减少不良预后及病死危险。近年                            前1个月内服用影响本研究相关指标的药物。52例
              该类研究在国内有所报道,但仅针对急性肠系膜血                            患者中男 33 例,女 19 例;年龄(62.47±8.53)岁(39~
              管闭塞性疾病,且对预测因子尚未达成共识。基于                            78岁);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7例,肠系膜动脉栓塞
              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继发肠                           18 例,肠系膜动脉夹层 7 例。根据开腹手术确诊发
              坏死的预测因素,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积累经                            生肠坏死患者 15 例、无肠坏死患者 37 例。本研究
              验、提供方向。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禁食加抗凝扩管治疗;开腹手术切开取栓或肠
              1.1  对象                                           切除肠吻合及肠造瘘;腔内治疗球囊扩张或支架植
                  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                      入或置管溶栓。本研究有6例患者在开腹手术治疗

             [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2019xkj139)                     同时采用腔内治疗。
              ∗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白细胞计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wshy63@sina.com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