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36
第41卷第6期
·914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1年6月
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原因引 有统计学意义(χ =11.736,P<0.05,表 1)。
2
起的发热,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②过敏性输血反 2.2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
应为在输血时或输血后 4 h 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小年龄为3 d,最大
面部潮红、皮肤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呼 年龄为86岁。主要集中在21~60岁(图1)。
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喉头黏膜水肿、低血压等,排
表1 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除非输血引起的过敏反应;③由于免疫的或非免疫 年份 输血人次 不良反应发生率[n(%)]
的因素,使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者体内发生异常破坏 2015年 11 916 36(0.31)
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称为溶血反应;④其他输血 2016年 11 898 22(0.18)
反应,如细菌污染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急性 2017年 11 747 32(0.27)
肺损伤、枸橼酸盐中毒、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2018年 10 228 14(0.14)
1.2.2 回顾分析 2019年 09 797 17(0.17)
对临床科室反馈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 2020年 03 616 12(0.33)
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查阅临床输血计算机自动化管
理信息系统,对 2015 年 1 月—2020 年 6 月发生的输
血不良反应及相关患者的资料进行分类筛查、收集 0~10岁
11% 5% 6%
与统计,分析比较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 7% 11~20岁
年龄、血型、输注血液制品类型、所在临床科室、输 18% 21~30岁
31~40岁
血史等基本情况。 23%
41~50岁
1.3 统计学方法 15%
51~60岁
以 WPS Office 2019 软 件 建 立 数 据 库 ,用 15% 61~70岁
SPSS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 71~90岁
用例数和构成比(率)进行描述,不同组间率的比较
图1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分布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科室分布
2 结 果
133 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以骨科最多,
2.1 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其次为心脏外科,然后是急诊科、烧伤科、肝胆外
2015 年1月—2020 年 6 月共输血治疗患者 科、血液科、消化科、耳鼻喉科、产科等(图2)。
59 202人次,共收到临床反馈的输血不良反应133例。 2.4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制品种类百分比
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0.224%(133/59 202),其 在 133 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中,病毒灭活冰冻
中,过敏反应 125 例,占 93.98%(125/133);非溶血 血浆94例,占总输血不良反应的70.68%;红细胞25
性发热反应8例,占 6.02%(8/133),未收到临床科 例,占总输血不良反应的18.80%;去白细胞单采血小
室回报其他类型的输血不良反应。不同年份之间 板13例,占总输血不良反应的9.77%;冷沉淀凝血因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上存在差异,且差异具 子1例,占总输血不良反应的0.75%;洗涤红细胞未见
30
25
20
例数 15
10
5
0 产科 儿急诊科 耳鼻喉科 妇科 放疗科 泌尿外科 临床免疫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特需病房 老年病科 肾内科 消化科 心血管外科 血液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神内监护室 神经外科 烧伤科 肝胆外壳 颌面外科 急诊科 骨科
图2 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科室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