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2
第43卷第11期
·1484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3年11月
A B
Blank M0 M1 M0 M1
10 4 10 4 10 4
0.02% 94.70% 97.40%
10 3 10 3 10 3
CD11b 10 2 10 2 10 2
10 1 10 1 10 1
10 0 10 0 10 0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F4/80
C 10 4 10 4 10 4
13.90% 76.80% 66.30% ( % ) 100 *** ***
10 3 10 3 10 3 80
CD86 10 2 10 2 10 2 60
10 1 10 1 10 1 M1型巨噬细胞比例 40
20
10 0 10 0 10 0 0
LPS/IFN⁃γ组
0 1 2 3 4 0 1 2 3 4 0 1 2 3 4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对照组
F4/80 HCQ+LPS/IFN⁃γ组
D *** **
1 000 8 000 *** * 400
900 7 000 300 *** ***
800
6 000
700
200
IL⁃1β 相对表达水平 600 IL⁃6 相对表达水平 5 000 8 IL⁃12 相对表达水平 100 3 2
4 000
500
2.0
10
1.5
1.0
2 6 4 1
0.5 0 0
对照组 HCQ+LPS/IFN⁃γ组 对照组 HCQ+LPS/IFN⁃γ组 对照组 HCQ+LPS/IFN⁃γ组
LPS/IFN⁃γ组
LPS/IFN⁃γ组
LPS/IFN⁃γ组
30 80
** * 60 *** *
IL⁃23 相对表达水平 20 TNF⁃α 相对表达水平 40
10
20
0 0
对照组 HCQ+LPS/IFN⁃γ组 对照组 HCQ+LPS/IFN⁃γ组
LPS/IFN⁃γ组
LPS/IFN⁃γ组
A:以F4/80及CD11b双标记成熟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巨噬细胞纯度;B:M0(M⁃CSF诱导7 d)及M1(M0在LPS/IFN⁃γ条件下刺激
24 h)形态(×400,标尺=50 μm);C: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MDM中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D:PCR检测各组中M1型巨噬细胞相关炎性标志物
(IL⁃1β、IL⁃6、IL⁃12、IL⁃23、TNF⁃α)表达;两组比较,P < 0.05,P < 0.01, P < 0.001(n=3)。
**
*
***
图3 HCQ体外抑制骨髓源性M1型巨噬细胞极化及其相关炎性标志物表达
Figure 3 HCQ reduces M1 polarization and production of M1⁃relate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vitro
巨噬细胞比例增加,同时 M1 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 水肿充血也有改善作用。组织病理学提示 HCQ 减
因子,如 IL⁃1β、IL⁃6、IL⁃12、IL⁃23、TNF⁃α等释放增 少固有层及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改善腺体结构
加,提示结肠炎的形成与 M1 型巨噬细胞增加及其 及减少隐窝的破坏。
促炎因子释放增加有关。 进一步提取了对照组、DSS组及DSS+HCQ组小
HCQ 为氯喹的衍生物,临床上用于多种免疫 鼠的结肠 LPMC,发现 DSS+HCQ 组 M1 型巨噬细胞
性疾病的治疗 [17] 。研究发现 HCQ 可通过减少小鼠 较 DSS 组降低,提示 HCQ 抑制了 M1 型巨噬细胞的
肾脏中白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减轻缺血/再灌注导 极化。同时PCR检测了M1型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
致的肾脏炎症反应,并改善肾纤维化 [18] 。本研究给 子,与流式结果一致,DSS 造模后 M1 型巨噬细胞的
予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鼠HCQ干预,发现HCQ灌 炎性因子表达上调,而 HCQ 干预后,显著下调了如
胃可明显缓解DSS结肠炎鼠的体重减轻、血便、大便 IL⁃1β、TNF⁃α、IL⁃23 及 iNOS 的表达,以上研究提示
不成形等症状,且对炎症导致的结肠缩短及肠黏膜 HCQ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减少炎性因子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