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 112
第43卷第8期
·1146 ·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23年8月
[2]
确诊时即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 ,且多位于颈部中 黑染。术后嘱患者局部压迫15 min。第2天常规手
[3]
央区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的一个显著且 术治疗。
独立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统计,PTC 术后复发病 1.2.2 术中直视状态下注射纳米碳
[4]
例中,68%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因此中央区淋 术中暴露甲状腺后,使用1 mL注射器于肿瘤周
[5]
巴结清扫在 PTC 根治性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在 围腺体内注射 0.2 mL 纳米碳悬浊液。保持负压状
过去的十余年中,纳米碳已被广泛应用于PTC 的手 态,拔出穿刺针,局部加压按摩1 min以利于纳米碳
术治疗。术中于甲状腺腺体内注射纳米碳悬浊液, 弥散,后常规手术操作。
纳米碳颗粒可穿过淋巴管上皮细胞间隙进入毛细 1.2.3 手术及淋巴结计数
淋巴管内,随淋巴液引流至淋巴结,使引流区域内 术中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或一侧腺叶及峡部
的淋巴结黑染,便于术者辨别、清扫淋巴结。另一 切除,行冰冻切片检查,若提示 PTC,则进一步清扫
方面,甲状腺腺体被充分黑染,甲状旁腺无法染色 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范围上界至甲状软骨,下界为
而呈负染色状态,便于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但是在 胸骨切迹,外侧界为同侧颈动脉鞘,内侧界为气管
临床实践中发现,仍有部分中央区淋巴结无法被染 对侧缘)。将中央区淋巴结进一步分为喉前淋巴
色,若未染色淋巴结较小或位置隐蔽,则容易被遗 结、颈白线淋巴结、气管前及气管旁淋巴结3个亚区
漏而成为日后复发的潜在隐患。另外,若在手术操 域淋巴结。术后对中央区淋巴结进行解剖,记录各
作中损伤甲状腺真包膜,易导致纳米碳颗粒外溢, 亚区域淋巴结数目及染色情况,并分别送检石蜡切
使术野黑染,影响后序操作。既往研究发现,术前 片检查。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颗粒,可改善淋巴 1.2.4 免疫组化染色
[6]
结黑染情况 。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且缺乏统一 利用 D2⁃40 对甲状腺腺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标准和操作指南。本研究从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及 以判断甲状腺内毛细淋巴管分布情况。
染色情况、纳米碳外溢等方面,比较术前超声引导 1.3 统计学方法
下注射与术中注射两种不同操作方法的差异,以探 应用 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
寻更优的示踪方法。 的年龄、淋巴结数目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对两组
患者性别、总淋巴结染色比例、转移性淋巴结染色
1 对象和方法
2
比例、纳米碳外溢比例的比较采用χ 检验。P<0.05
1.1 对象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6 月在南京医科大
2 结 果
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纳入标准
为:①术前已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诊断为PTC;② 2.1 基本信息
计划行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排除标准为:①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大小,伴发桥
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②二次手术者;③既往曾 本氏甲状腺炎情况、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评估情况比
行甲状腺消融术者;③术中意外发现对侧腺叶隐匿性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癌灶,需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者。将患者随机分 2.2 手术情况
为术前注射组和术中注射组。经统计,共纳入227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一侧腺
患者,其中术前注射组106例,术中注射组121例。 叶及峡部切除以及一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
1.2 方法 中术中注射组中 28 例患者在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时
1.2.1 术前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碳 出现了纳米碳外溢。术前注射组中5例患者出现了
手术前 1 d,使用 1 mL 注射器抽取约 0.2 mL 纳 甲状腺表面血肿,1例患者出现了皮肤穿刺点黑染。
米碳悬浊液,抽液前在注射器内预留约 0.2 mL 空 2.3 中央区各亚区域淋巴结数目比较
气,后更换为 22G 针头。患者取仰卧肩部垫高颈部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央区各亚区域淋巴结数
过伸位。超声选取多普勒模式检查甲状腺血流情 目,结果显示,术前注射组颈白线淋巴结检出率、检
况,穿刺时避开较粗血管。超声引导下于肿瘤周围 出数目均高于术中注射组。术前注射组患者气管
腺体内注射纳米碳悬浊液,后保持负压状态,边旋 前及气管旁淋巴结数目多于术中注射组相应区域
转边退针缓慢拔出注射器针头,以避免穿刺点皮肤 淋巴结数目。喉前淋巴结检出率及检出数目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