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15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期 总第113期                           南
                 2022年12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633  ·
                                              Journal
               脸”式信息交流、传播碎片化、传者和受者地位平等                           人群的身体情况较好,因此年龄因素也可能是医学
               的传播特点      [13] 。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具备了革新当                   科普被较少关注的原因之一。即使是有科普阅读
               代新闻传播方式、改变网络环境的巨大能量,成为                            习惯的读者,也只浏览自己的微博主页中刷新出来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酵池。用户的信息发布,                            的微博,不去主页浏览,说明读者的浏览耐心较低,
               读者的转发、评论等行为影响着传播的内容与过程,                           且学历越高、年龄越大越有这个趋势                 [19] 。如何增加
               同时粉丝对博主的认同关系也影响着舆情的交互性、                           医学科普的传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群聚性与可控性。微博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使得微博                                1. 明确潜在阅读对象的特征
               博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写作格式的限制,随时随地                              陈梅婷等     [19] 对某新浪微博的粉丝调查发现,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微博上。由于上述特点,微                           粉丝趋于年轻化(在读学生为 31.8%,企业员工/管
               博为医学科普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理者为 24.1%),高学历化,较高收入化(不考虑在
                   2012 年 8 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提供了一                    读学生收入),且被调查者最经常浏览的科普类别
               种公众号发布信息、个人用户收听订阅模式。微信                            主要为健康(42.84%)、心理(38.01%)、生物(33.63%)、
               公众平台的开通使微信具备社交、媒介、媒体三大                            医学(31.04%),女性对健康、医学、心理方面的关注
               功能  [14] 。基于微信 5.6 亿的巨大用户数,微信公众                   度略高于男性。据统计,早上五点起,微博用户发
               平台上线后,政府、企业、各大媒体、名人、普通用户                          博量上升,中午十二点达到峰值,在经历小幅下滑
               纷纷驻足,成为继微博之后最火热的媒体平台。调                            和小幅上升后,于晚十点再次达到高峰,发博量的
               查显示,2015 年有 51.9%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                      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使用微博人数的变化                    [16] 。微信
               读,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 87.4%的人进行过微                        公众号的发布也存在类似情况,只有在恰当的时
               信阅读,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 22.63 分钟                  [15] 。  间,以稳定的频率发出为广大受众喜欢的微博和微
               与微博的传播特点相比,微信公众号具有点对点的                            信,才能避免读者被海量信息所淹没,得到更好的
               大众传播方式、干扰较少的传播过程、真实且实时                            传播,同时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增加了用户黏
               接收的观众、受众筛选后的选择性、强大的信息扩                            性。此外,需要建立合理、稳定的信息推送规律,如
               散能力等优点       [16] 。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得微信逐渐                  每周推送一次,确保微博、微信平台维持适当的活
               成为医学科普教育又一新的平台。                                   跃度,不被用户所遗忘;但是也不宜推送过频繁,否
                   根据 2022 年 8 月 31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则可能会引起读者反感而使其取消关注。
              (CNNIC)发布的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2. 精心设计微博主页、微信公众号
               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                         准确的标签设计可以让潜在读者更好搜索到
               互联网普及率达 74.4%,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博主或微信公众号,功能实用且布局合理的导引菜
               99.6% [17] 。目前,微博、微信已逐渐成为发展最快、                    单能让公众轻松查询到感兴趣内容,特征性的网名
               用户最为活跃的互联网应用,较传统媒体在医学科                            和头像产生的第一印象会影响读者是否继续浏览
               普教育中有着更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和加关注,良好的新媒体形象更有利于信息的传
                                                                 播。新媒体的个性特征可以经内容、语言风格以及
                     二、新媒体模式下医学科普的探索
                                                                 其中穿插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表现出来,新媒体用
                   尽管新媒体的发展为医学科普教育提供了新                           户多为年轻群体,且搞笑幽默为用户的主流爱好,
               的方法和途径,但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好地进行医学                            所以医学科普应该是轻松幽默的科普。运用幽默
               科普教育,同时又能尽量克服新媒体医学科普的不                            风趣的语言、时下流行的表情包等都可以增加科普
               足,仍需医学科普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与探索。笔                            的趣味性,对于微博文里的重要信息也可以采取加
               者通过一定的实践和初步探索,认为有如下几个注                            粗、描红等手段引起读者的注意。内容不必拘泥于
               意点。                                               一种话题,但是本领域擅长的话题要保持高比重,
                  (一)扩大医学科普文章的影响力                                以内容为基础,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微博是信息量巨大的开放平台,而微信公众号                              3. 医学科普文章撰写
               也是不计其数,微博、微信读者可选的阅读范围很                                首先,医学科普信息素材可以来自涉及医疗行
               宽,李彪   [18] 通过对 6 025 条高转发微博分析,显示微                业的社会热点事件、粉丝互动提问、工作经历。社
               博用户最为关注“休闲心情”,占总体的 42.6%,其次                       会热点话题是人们所关注的              [18] ,可以得到更多的转
               是社会热点,占 21.9%,而生活健康类只占 7.4%,同                     发与关注,这对提高粉丝及订阅数量的作用很大。
               时由于目前医学科普文章的文风稍显呆板或过于                             贴近日常生活的医学科普内容会引起更广泛的关
               专业,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17~33 岁年龄段是微                         注与转发,对于保持与粉丝的互动、活跃度作用很
                                            [16]
               博用户的主力人群,占比为 79%                ,这一年龄阶段           大。当然,转发或转载别人非常好的科普文章并适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