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5

第6期 总第113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
                 2022年12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533  ·
                                              Journal
               水平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要加强和完善重大突                             不同。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都是民主制
               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的协同机                             度,但对新冠病毒的应对方式方面,英国、意大利、
               制,核心是加强法治意识和法治建设。建立重大突                            美国、日本具有根本上的不同,成效也有很大的差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权利保障机制,防止权利泛滥,                            别。历史制度主义认为,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人与
               更要防止公共权力滥用,以保护权利的名义侵害公                            制度的互动性等都起了重要作用。“制度结构对形
               民权利,以集体的名义歧视个体权利,以统计数字                            塑政治策略、结果和最终的政治偏好有着深远的影
               的名义淡化个体生命的鲜活性和神圣性。                                响”“在不同的国家,规则,特别是差别化的进路和
                  (一)加强经济建设是防止权利歧视的经济前提                          否决点的可用性导致了不同的政治策略,并最终形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                          塑了不同的政策结果” 。但无论是宏观制度的决
                                                                                     [5]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定作用还是微观制度的互动性,都取决于公平制度
               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                            运转的有效性。加强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就是加
               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                              强保障自由与人权的制度建设,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务。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不断提升权利意识的四                            侵害公民权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重大突发公共
               十年,也是不断降低权利歧视的四十年。城乡歧                             卫生事件的公权力滥用,突出表现在对“吹哨人”的
               视、阶级歧视、阶层歧视正在逐渐消除,但仍然有一                           训诫和对公民表达权的非公正性限制,使民众失去
               些权利歧视还没有消除,甚至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                            重要的救助渠道,也严重侵犯和破坏了生命伦理优
               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解决这些仍                             先性的逻辑。
               然存在的歧视性问题需要不断发展经济,提升经济                                (四)加强信息自由流动的治理体系建设
               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信息自由流动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加强自由与生命权互相平衡的教育理念                           政治文明的功能与使命。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
               建设                                                件背景下,信息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信息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                          流动不仅使谣言、流言、谎言失去传播扩散的空间
               值观、公共权力的政治伦理等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系                            与时间,而且可以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
               统中,要体现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中。要突出社会主                            提供坚实的基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的观念建设。突出在重                            传播是自由权和人权的内在要求,没有自由的信息
               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人格教育,要充分认识到                            传播体系,人的生命权就会受误导信息的伤害,甚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由伦理与生命伦理、人                            至失去生命。信息自由流动是自由权、人权,尤其
               权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平衡,当自由伦理的逻辑与生                            是生命权的前提和基础。自由的信息流动应当是
               命伦理的逻辑发生冲突时,生命伦理具有优先性。                            规范的、结构性的、多元的。建立自由的信息流动
               我国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的是生命伦理                             体系就是建立规范的结构体系。
               优先于自由伦理的逻辑。当时有人对英国“群体免                                (五)加强自由迁徙的契约关系建设
               疫”提出了异议,因为英国看似选择了相反的逻辑                                社会契约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
               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对于英国的做法,有人还给                            个体身份到社会契约的过程。西方社会有着悠久
               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解释。但从历史制度主义                             的社会契约关系传统,卢梭、霍布斯、洛克、康德、罗
               来说,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制度复制和变迁主要产                            尔斯等都为契约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契约文
               生于观念和认知图式的扩散和内化。通过将观念                             化、契约意识、契约行为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传统,制
               融入制度变迁的分析之中,广义达尔文主义使得制                            约着西方现代人的行为方式。自由迁徙的社会是
               度既是行为的复制者,又是竞争的客观对象” 。所                           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契约关系的确立与保
                                                       [3]
               以,将英国的做法定义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误                            障能使人成为独立人格与自由人格的人,在一个陌
               解,这种选择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使然,而是个人                            生的社会受到契约的保护。加强契约关系的建设
               主义、自由主义的逻辑结果和现实进路。                                就是加强制度、法治、治理体系的建设,就是补充治
                  (三)加强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理短板的建设。“我们知道,在法治成熟的国家,法律
                   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决定性因素,制度决                          的执行不会有太多的阻碍,因而否决点理论似乎也就
               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罗尔斯认为,人的                            难以派上用场。但是在中国,不但立法过程中存在大
               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状态受公正正义的驱使,                           量的否决者,比如难以达成的关于改革部门利益的法
               制度正义决定行为正义。制度正义包括自由、平                             律和政策,更多的是有法不依,即使在立法阶段不存
                                                                                                 [6]
               等、差别的词典式排序和不可颠倒 。问题在于,即                           在否决者,法律的执行也阻碍重重。” 重大突发公共
                                             [4]
               使是制度相同,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大为                            卫生事件应对中采取的极端措施,一方面是因为有法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