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7

南
               第6期 总第113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2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535  ·
                                              Journal
                                                                                                   卫生政策        

                                                                                                   
                 基于三维政策工具分析框架的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

                                                革政策量化分析



                                                      李祥飞,张           振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为全面剖析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发布特征和内容,并提出未来深化改革的政策
                   建议,文章通过系统检索,获取了 2009—2021 年我国国家层面的 171 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文
                   本,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在对政策条目进行历时分析和发布机构
                   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进一步对政策内容
                   进行多维量化分类和交叉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分析框架下,政策工具丰富多元,但内部分

                   布不均衡;改革注重服务质量提升,但各个目标之间分布差异较大;力度大的专门文件数量较少,
                   总体调控能力偏低;各交叉维度分析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错配和结构失衡。建议完善政策内部结
                   构,增强政策工具运用的均衡性;发挥政策目标—力度协同效应,提高改革的契合度;破除制约政
                   策体系完善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推动改革发展。
                       关键词:医保支付方式;政策文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力度

                       中图分类号:F8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479(2022)06-535-011
                       doi:10.7655/NYDXBSS2022060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的关                          方法评价某地区支付方式改革前后实施效果                    [5-6] 的相
               键环节,贯穿于医保制度运行全过程,关乎我国医疗                           关成果也较丰富,相关研究政策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
               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改革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能                            策制定部门的关注,但是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文
               反映制度的演进、变迁和发展趋势,对建立高效的医                           本量化评价研究的关注度相对有限,为数不多的几
               保支付机制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与推动作用。自2009                          项改革政策研究主要通过建立政策评估框架与指
               年实施新医改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                           标体系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型 等对改革政
                                                                       [7]
                                                                                                  [8]
               求全面建立高效管用的医保支付机制,深入推进医保                           策进行宏观评估,缺乏从多维度政策工具视角对我
               支付方式精细化发展。特别是在2017年6月《国务院                         国现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                            系统评判政策的发文特征和整体设计效果。因此,
               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发布后,我国医保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
               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数量快速增长,政策体系愈加复                            法,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的
               杂,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准确把握政策内容优化调整                           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 2009 年实施新医改以来国家
               的方向,对推动改革提质增效至关重要。围绕我国医                           层面的 171 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文本进行量化
               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的设                            评估,系统性地总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的发文
                                               [2]
               计机制 、不同支付方式的分类比较 、改革经验的                           特征,探究国家医保支付改革政策工具在选择、组
                     [1]
               总结  [3-4] 等描述性分析和理论阐述,借助统计学分析                     织、关联中的利弊得失,揭示政策效果的因果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推动我国 DRG/DIP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制度成本控制与路径优化研究”
              (22GBL223)
                   收稿日期:2022-09-23
                   作者简介:李祥飞(1986— ),男,山东潍坊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信作
               者,lxf@tiangong.edu.c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