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32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期 总第114期
                                                    南
              · 26  ·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3年2月
                                             Journal
                                                                                                   医学人文        

                                                                                                   
                   大学生丧亲后认知变量的变化及对创伤悲痛的影响



                                     黄发杰 ,田伟翠 ,陈雨伽 ,廖美玲 ,林祯秀                             1
                                                        2
                                                                   3
                                             1
                                                                              1
                1.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101;
                                          3.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摘 要: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
                   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
                   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①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
                   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②丧
                   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

                   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③丧亲组
                                                                                                         2
                   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 值均<0.01;R =
                   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
                   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关键词:丧失亲人;世界观;非理性信念;创伤悲痛;理性情绪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479(2023)01-026-006
                       doi:10.7655/NYDXBSS20230105



                                                                                                     [2]
                   丧失亲人(后简称“丧亲”)是个体经历的重大                         大改变,进而对个体情绪系统产生影响 。理性情
               生活事件之一,人们在丧亲之后会在短时间内产生                            绪认知理论(“A—B—C”模式)认为,人们在丧亲之
               一种高强度的创伤悲痛反应,如痛哭失声、伤心欲                            后有很多种反应(A),理性的或者非理性的(B),根
               绝等 。在随后的生活中,有些人能慢慢地接受丧                            据信念和情绪结果之间的联系(C),在丧亲之后人
                   [1]
               亲现实,逐渐摆脱强烈负性情绪困扰,重新应对生                            们可以选择恰当的或是异常的反应。但在丧亲这
               活。然而研究显示,相当一部分人难以从丧亲创伤                            一创伤事件之后,由于人们往往会增加非理性的思
               悲痛中恢复,并发展成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等,                           考倾向和世界观变化          [2⁃3] ,因此,丧亲会自动地提高
               一小部分人甚至发展成创伤性综合障碍,表现出分                            非理性思维水平,改变理性信念,使这种非理性信
               离压力(如缺乏欲望)、创伤压力(如痛苦、回避等症                          念及其结果变得更加不可控,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发
               状)等 ,说明丧亲容易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造                           生改变,形成消极的信念和世界观,进而产生诸如
                    [2]
               成风险。个体在大学时期经历丧亲难免受到负面                             抑郁、焦虑等一系列悲痛情绪反应,说明非理性信
                   [1]
               困扰 ,因此大学生丧亲后的心理健康辅导这一议                            念和基本世界观是人们丧亲之后是否会产生创伤
               题,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               [3-4] 。             悲痛的关键,也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对该问题进行
                   丧亲如何影响个体的悲痛情绪,研究多认为,                          心理辅导的切入点。
               人们在丧亲之后基本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等发生重                                 然而,目前只有少数欧美研究者通过实证方式


                   基金项目:福建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XRCZX2022008);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一般项目“抑郁症患者自
               主神经反应特异性研究”(2019QH1011)
                   收稿日期:2022-10-04
                   作者简介:黄发杰(1987— ),男,福建三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统计与测量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廖美玲
              (1973—),女,福建龙岩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通信作者,Liaoml@fjmu.edu.cn。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