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35

第1期 总第114期                           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29  ·
                                              Journal
               表3 丧亲组大学生的世界观、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的皮尔                       等关于生活中好的或者坏的结果分配的信念,这与
                    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                       (n=274)      前人调查结果类似 。因此,亲人的丧失可能只会
                                                                                  [6]
                    变量                      r值         P值        导致人们某些世界观发生改变,即丧亲之后大学生
                 世界的仁                       -0.09       0.150    可能认为世界更不具有确定性。虽然基于西方大
                 人类的仁                       -0.06       0.310    学生样本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丧亲后的世界观中
                 公正性                         0.01       0.910   “世界的仁”和“自我价值”发生了改变 ,但本研究
                                                                                                    [5]
                 控制性                         0.05       0.410
                 随机性                         0.01       0.810    却发现,丧亲组大学生与未丧亲组之间在“世界的
                 自我价值                       -0.18       0.002    仁性”“自我价值”这两项世界观不存在显著性差
                 自我控制性                       0.01       0.820    异,这表明丧亲并未改变中国大学生的这两项世界
                 幸运性                        -0.09       0.130    观。换而言之,大学生在丧失亲人之后依然认为
                 世界观总分                      -0.08       0.180   “世界是充满关爱的”“人类是友好的、有道德的”,
                 生活导向量表总分                    0.17       0.007    这可能与我国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丧葬礼仪有关,例
                 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总分                0.41      <0.001
                 非理性信念总分                     0.40      <0.001    如,亲戚朋友、乡亲邻里几乎都会自发为丧亲家庭
                                                                 进行集体“哭丧”、送“慰问金”等,以表达对其吊唁
               念”,y 表示“创伤悲痛”,该方程对于丧亲组大学生                         和关心之情,这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一种独特礼
               创伤悲痛的解释率为 20.1%,效应量较大,说明大学                        仪,更是一种社会支持方式,使得丧亲者感受到尊
               生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可能是其创伤悲痛的主                             重、关爱,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要缘由。具体结果见表4。                                      内的关系,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群体成员,更容
                                                                 易积极地评价自我并体验自我的力量,生活的方向
               表4 丧亲组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世界观对创伤悲痛的逐步
                                                                 和目标更加明确,这些都有助于人们维持世界的仁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n=274)
                                                                 性和提升自我价值         [10,17] 。
                因变量     自变量        B  SEB  β    t    P    R 2
                                                                     其次,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丧亲组大学生的认
               创伤悲痛 丧亲相关的         0.63 0.17 0.27 3.75 <0.001 0.201
                        非理性信念                                    知变量与创伤悲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世界观
                                                                 中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症状程度存在显著负
                        非理性信念 0.21 0.07 0.22 3.00   0.002
                                                                 相关,而悲观—乐观的生活导向、丧亲的非理性信
                                                                 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症状程度存在显著正相
                                 三、讨     论
                                                                 关,似乎说明在丧亲之后大学生的信念系统中世界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在丧亲后的基本世界                           观的“自我价值”越高,其情绪悲痛程度越低,反之,
               观、非理性信念等认知变量是否发生改变,以及哪                            如果信念系统表现得越偏离理性思绪,则可能产生
               些对创伤悲痛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                            越严重的悲痛情绪,该结果支持悲痛的认知理论解
               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心理辅导提供启示。                                释,即个体在亲人丧失之后的情绪问题程度与消极
                   首先,本研究以无丧亲经历的大学生为对照                           认知变量有着密切的关联            [2-3] 。但是,进一步地多元
               组,检验丧亲组大学生在世界观、悲观与乐观的生                            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世界观中的“自我价值”和“生
               活导向、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等是否                            活导向”并未进入回归方程,只有“丧亲相关的非理
               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丧亲组大学生相比未丧                            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这两个消极信念进入回归方
               亲组具有明显更高的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及非                             程,对丧亲组大学生的创伤悲痛症状程度具有显著
               理性信念,说明丧亲这一压力事件可能导致大学生                            的预测作用,解释率为 20.1%,可见,相比基本的世
               产生“缺乏客观根据、不符合实际的苛求”,这支持                           界观和悲观—乐观的生活导向,大学生在丧亲之后
               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观点,即个体在经历压力生                            的两类非理性信念才是影响其悲痛情绪问题的更
               活事件之后,可能会增加非理性思考的倾向 。此                            加重要的认知变量,这些可能表现为,将亲人的丧
                                                       [3]
               外,创伤认知的世界观破损理论(shattered assump⁃                  失理解为一种灾难,对自己“绝对化”的要求,无法
               tions theory)认为,“人们在丧失了一个亲人后,与其                   忍受亲人的离去,“糟糕至极”的感受,过分自责“过
               他类型的压力生活事件一样,都可能会使自己和世                            度概括化”等非理性反应。该结果与 Schuler 等 人
                                                                                                           [5]
               界的基本世界观产生变化”。但是,本研究只发现                            以西方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中西文
               两组被试的世界观在两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丧                            化背景下大学生丧亲后的悲痛情绪反应都基于信
               亲组大学生相比未丧亲组具有明显更低的“公正                             念系统这一共同认知影响变量,支持了前言所提及
               性”和更高的“随机性”,表明丧亲事件可能使大学                           的理性情绪反应的悲痛认知理论观点,即个体丧亲
               生认为“人们更多未得到应得的”“世事更加无常”                           后的非理性信念是情绪悲痛反应的关键。这说明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