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3

第2期 总第115期                           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103  ·
                                              Journal
               医疗市场化和私有化的限度,协调医学与社会关系                            讼增加等,使医疗专业在实际决策、专业自主性,甚
               健康向善发展,使医学服务于民,造福于民,以实现                           至社会影响力上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社会及生活
               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也希冀为全人类的健康贡献                            的“去医学化”趋势。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医疗保障层面,建立一个                                医学化不单纯是医学知识、科技或专业的地方
               符合中国国情、与全民医疗需求相适应、把医疗服                            性扩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国际性、整
               务与经费管理相结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政                             体性的视野去审视医学化,关注医学化在不同国
               府的责任与功能定位。在医疗改革层面,鉴于市场                            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和研究,强调追溯特定政
               化方向的必要改革使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仍然不                             治经济背景及社会体制层面的意义,以此来进行社
               能满足人们需要,甚至出现了将医疗服务等同于商                            会医学化“西方/中国”“普遍/在地”的对话和理解,
               品,使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背离的现象,故而我国医                            厘清西方医学化与中国医学化研究的关联和区别,
               疗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根本标准,是改革医疗服务生                            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参与全球对话,发出本土声音。
               产方式,尽可能地实现“去商品化”,并激励医务人                           同时,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中国
               员以维护人民健康为目标。                                      特色的中西医融合医学之路也在加速发展,习近平
                  (三)中国本土医学化的建构                                  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尽管我国目前并没有达到高度社会医学化程                          “要立足中国实际,以时代为观照,解决中国问题,
               度,但确实已显现出医学化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将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医学化作为社会控制手段抑或社会发展的趋势,对                            科学,在指导思想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
                                                                                           [28]
               其进行中国本土研究都有助于理解和认识我国正                             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如果说“全球本土
               在经历的全面深入的社会变迁。此外,由于医疗保                            化”铺设了中国医学化研究的来路,“在地全球化”
               健服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则重构着中国医学化研究的去路。
               庞大的社会需求很有可能成为医学化的强大推
                                                                 参考文献
               手。因此,基于西方医学化理论建构的中国本土研
               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国内社会医学化的进程,                            [1] CLARKE A E. Biomedicalization:technoscience,health,
               做到未雨绸缪。                                                and illness in the US[M]. Durham,NC:Duke Universi⁃
                   医学化由西方传入中国至今,作为舶来品的医                               ty Press,2010:94-161
               学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不断取得了新的理解                             [2] 尤格·布雷希. 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疗产业如何
               和新的境界,已展示出中国医学化研究与演进机制                                 卖掉我们的健康[M]. 张志成,译. 台北:左岸出版社,
               的独特性,并对西方医学化研究不断进行着调适和                                 2013:1
               修正。首先,增加了医学化的本土经验理解,而且                            [3] PARSONS T. The social system[M]. 2nd ed. London:
               在医学化呈现医疗专业发明知识、扩张疾病类属,                                 Routledge,1991:292-295
               与社会资本磨合中创造疾病的批判论调上,增加了                            [4] SZASZ T S. The myth of mental illness[J]. Am Psychol,
               医学专业本身的发展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960,15(2):113-118
               之间的关系内容。其次,辩证地看待医学化。除认                            [5] SZASZ T S. Pharmacray:medicine and politics in Amer⁃
               识到医学化的弊端外,亦正视其带来的正面效应,                                 ican[M]. Westport Conn:Praeger Publishers,2003:5-
               如发现之前未发现的疾病、对特殊人群的关注、满                                 114,119,123-124
               足人们提升生活水平的需要等。最后,重视医疗专                            [6] FREIDSON E. Profession of medicine[M]. New York:
               业、社会文化、政府体制的关联。受政府政策制度                                 Dodd,Mead,1970:44
               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医学化可能呈现出适用于本土                            [7] ZOLA I K. Medicine as an institution of social control
               民众与医疗现实的知识架构和实践处境,避免了对                                [J]. Sociol Rev,1972,20(4):487-504
               西方医学化研究经验的不自觉套用。                                  [8] ILLICH I. Medical nemesis:the expropriation of health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国内的医学化研究取得                              [M]. New York:Pantheon,1976:13
                                                                 [9] (美)彼得·康拉德. 社会医疗化——论人类境况如何
               了一定进展,但它的发展趋势尚需引导。知识面应
                                                                      转为可治之症[M]. 许甘霖,成令方,徐华卿,等,译. 北
               当更为充分地研究国外经验,结合本地因素,避免
                                                                      京:巨流图书出版社,2015:7,21,206-207
               片面引用;政策面应尽量控制医疗私有化和商业
                                                                 [10] CONRAD P. The discovery of hyperkinesis:notes on the
               化;组织面应完善医疗体制,防止过度医学化的发
                                                                      medicalization of deviant behavior[J]. Soc Probl,1975,
               生。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由于目前医疗商业化、产
                                                                      23(1):12-21
               业化,加上医疗保险的介入,医疗高度科技化、网络
                                                                 [11] CONRAD P. Medicalization and social control[J]. An⁃
               化,民众自主医疗权益意识提升,医患冲突、医疗诉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