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91

第2期 总第115期                           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181  ·
                                              Journal
               和追求。科技伦理治理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意见》                           课程内容的天然契合点            [15]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
               明确指出科技伦理治理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而                           代科技伦理教育的基本环节,其高质量发展建基于
               科技伦理教育是塑造“科技向善”育人理念的重要                            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当教师缺乏良好课程思
               路径。在“科技向善”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关                           政建设能力,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
               系中,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应紧扣课程思政导向凝                            极易演变成科技伦理知识及思政要素的“满堂灌”,
               练教育理念,实现自我调整与自我拨正。二是凝练                            有悖于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初心。高等院校应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                             当在传统教研团队基础上推进“课程思政+科技伦
               要求或标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                            理教育”共同体建设,建立及完善传帮带机制,“发
               书记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                            挥专业课程隐性教育功能” ,厘清专业教育中的
                                                                                          [16]
               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                          科技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目标、方法、
               要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这为课                            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交叉融合之处。
               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原则性目标导向,即课程思政建                                (三)挖掘科技伦理教育育人资源
               设致力于构建系统协同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意                               相对于多数专业课,科技伦理教育有着更为丰
               见》指出科技伦理教育的直接目标在于树立正确的                            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科技伦理教育与多数通识课教
               科技伦理意识和遵守科技伦理要求。思想政治教                             育在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方面亦有所差
               育目标的本质内核是上层建筑稳定和发展的内在                             异,应当根据科技伦理教育特性,深度挖掘课程思
               需要  [13]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应                       政元素,根据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充分提升科技伦理
               成为“大思政”教育的核心组成,注重青年学生世界                           教育内涵。两者的结合点在于充分挖掘课程思政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体塑造。                                   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的共通性教学资源,使
                  (二)厚植科技伦理教育育人能力                                两者在全过程育人体系中发挥应有价值。一方面,
                   教师是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                           以院系或专业为单位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建设中的
               的“领航者”,必须充分理解“为谁教”“教什么”“怎                        “共性”科技伦理教育资源。科技伦理教育既依赖
               么教”等问题,科技伦理教育育人能力建设是课程                            个体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更依赖教师团队在科
               思政与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相融合的效果保障。                             技伦理教育资源上的合作探索。例如,人体试验是
               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应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促进医学科学发
               推动高等院校科技伦理教育教师深入科技创新事                             展具有重要意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既是“以
               业各项具体业务实践。对科技伦理原则及其蕴含                             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也是自愿公正原则的要
               的伦理观念内涵的把握要考虑到具体的研究领域、                            求,这一过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质上与科技伦理
               应用场景和科技内涵          [14] 。全面了解科技创新工作               原则认知相契合。另一方面,以授课教师为主体深
               各项法律政策和实践内容,从而理解科技创新事业                            入挖掘各专业课程的“个性”科技伦理教育资源,实
               的公益性内涵、科技创新人员的职业伦理规范、科                            现课程思政元素转化。教师应当找准科技伦理教
               技创新增进人类福祉等内容的课程思政要素和科                             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点,科技伦理课程蕴含丰
               技伦理要义。教师对课程思政背景下科技伦理教                             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内涵,教师应当以此扩展教
               育内涵的深入理解,从根本上强化对高等院校师生                            育内容,在增加专业课程知识性的同时,提升其思
               的价值观引领。二是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搭建良好                            想政治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比如,在相关
               科技伦理教育交流平台。高等院校科技伦理教育                             课程讲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时,注重习近平总书记
               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亟须搭建良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等内容的阐释;在数字
               好教育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机制促进教师群体认                             科技相关课程中注入科技自立自强和“四个自信”
               知、理解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的发                            等相关内容;在相关课程涉及科技史内容中加强中
               展定位。平台着重通过组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                            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背景下科技伦理教育的专题                                 (四)完善科技伦理教育课程规范
               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群体间的信息共                                课程思政的理念、方法和要求对改造教学内容
               享与交流,以增强教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和科技伦                            与教学方法具有多维突破及生成作用,坚持理论和
               理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和能力。以此共同开辟思                             实践教学相统一,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完善科技
               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深度,                            伦理教育课程规范是补齐课程建设短板的重要任
               深入理解和把握科技伦理教育的深刻内涵。三是                             务。其一,教学大纲和教案紧扣课程思政要求。高
               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激发资源的思想政                             等院校教学大纲和教案编写应当将思想政治元素
               治教育效力,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探寻资源与                            融于科技伦理教育的计划和安排,教师在编写过程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